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蔑(拼音:miè)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蔑字本義説法不一,一説指睏倦睜不開眼的樣子;一説指殺伐、滅殺。蔑有微小的意思,由微小引申,指輕視。篆文中的衊字與蔑同音異體,本義是污血。引申為血染,再引申為用物塗染,再引申為用惡語誣毀誹謗,因而有“污衊”一語。後來衊簡化作蔑。
中文名
拼    音
miè
繁    體
衊(誣衊)
部    首
五    筆
ALDT(86);ALAW(98) [3] 
倉    頡
TWLI [3] 
鄭    碼
ELHS [3] 
字    級
一級(編號:3070) [1] 
平水韻
入聲九屑 [4] 
注音字母
ㄇㄧㄝˋ
筆畫數
3+11(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或上中下結構
異體字
薎、𦸑、𥴸
統一碼
基本區-8511 [3] 
四角碼
4425₃
GBK編碼
C3EF

文字溯源

【甲組】“蔑”演變流程圖 【甲組】“蔑”演變流程圖 [2]
蔑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商代甲骨文(甲組圖1-7)的“蔑”字,上部是一個突出了眼睛和眉毛的人(圖B),下部是戈(圖A)或䇂(讀作qiān,圖C)。蔑的構型含義説法不一。一種説法認為是形聲字。字形以“”為形旁,戈指一種兵器;“”為兵器或刑具的象形,表示蔑的本義與械器的使用有關。上部的人形是“”字,是人眼上有眉毛的樣子,在“蔑”字中表音。蔑與眉併為明紐、月脂旁對轉。 [2] 
另一種説法是會意字,甲骨文的“蔑”字上部是位有眼睛及眉毛的人像,這個人的腳被一把戈穿過。在戰場上殺敵的戈,砍擊的目標是敵人的頭部。甲骨文“蔑”字中人受創的部位是腳,就不是在戰場。那麼,這個人應該是在刑場,接受斷腳的刖刑。人受刑後,便會精神不振,雙眼無神。“蔑”字突出的眉毛和眼睛所表達的就是這類情形。“蔑”字的意義,應是人目光茫然無神,也即《説文解字》所述的“勞目無精也”。 [5] 
也有人認為,甲骨文上部是個立眉瞪眼的人,下部的“戈”與人的腳部穿插,意思是用戈攻擊人。用武器攻擊,就有消滅之義。武器(戈)指向人,以瞪目相視而不懼,則有輕視、蔑視之義。 [6] 
甲骨文已有蔑字,戈(或䇂)處於下位,兵器的鋭刺左向或右向皆有;眉處於上位,由人、目、眉毛三部分組成,人或作女,眉毛作圖D、圖E、圖F。西周時形旁作“䇂”的不見,絕大多數作“戈”,個別的作“戊” (兵器名,屬於形義俱近偏旁的更替,如甲組圖10)。此時最主要的變化是人眼上的眉毛變作像羊角歧出的“卝”、字符H或字符I,有的甚至略去“人”,完全變成“𥄕(mò,意為目不正)”,作圖J(個別的增加形旁木,構意不明,如甲組圖10)。戰國時絕大多數的“𥄕”已與下部的“人”分割開來, “人”開始與“戈”結合。至小篆(圖14),“人”和“戈”結合成“戍”字,隸變後楷書作蔑。 [2] 
“蔑”在古文獻中的應用活躍,意義也有多種。其一是可以訓“無”。《詩經·大雅·板》:“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毛傳:“蔑,無。”這固然可以視為“目無精”義的引申,但其實“蔑”和“無”上古聲母相同(同為明母),為一聲之轉,它們實為一對音義相通的同源詞,王力先生已把它們收入《同源字典》。
其二是訓“莫”,表示否定。《左傳·成公十六年》:“有亡而已,蔑從晉矣。”從意義上看,“莫”跟“無”相關,跟“蔑”也是一音之轉。
其三是訓“滅”。《易·剝》:“剝牀以足,蔑貞兇。象曰:剝牀以足,以蔑下也。”虞翻注:“蔑,滅。”《國語·周語·中》:“蔑殺其民人。”韋昭注:“蔑,猶滅也。”“滅”義自可看做“無”義的引申,但“滅”跟“蔑”聲母相同,月部疊韻,音義相通,也是同源關係。
其四是訓“棄”。《國語·周語·中》:“不奪民時,不蔑民功。”韋昭注:“蔑,棄也。”這個意義明顯是“滅”義的引申。
其五是訓“微”,細小之義。漢代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宋鹹注:“蔑,微也。”上古音輕重唇未分,故“微”“蔑”得同聲相轉。二字又可同義聯用為“微蔑”一語,亦為微小之義。
其六是訓“末”,末尾之義。《小爾雅·廣言》:“覆,末也。”末尾叉固然可以視為細微義的引申,但“蔑”“末”更是明顯的雙聲關係,意義相通,音得相轉。現代漢語表示最後義的“末了”一詞,在山東陽穀方言中恰好是念作“蔑了”,最後一位則叫做“老蔑兒”。這都是“蔑”“末”通轉的證據。
其七是訓“慢”,輕視,侮慢之義。“蔑”的這一意義在文獻中被廣泛使用,“蔑視”“蔑稱”等詞語現代漢語中還在使用。《詩經·大雅·桑柔》:“國步蔑資。”鄭玄箋:“蔑,猶輕也。”《易·剝》:“蔑貞兇。”鄭玄注:“蔑,輕慢也。”但“蔑”跟“慢”和“嫚”本就是雙聲關係,意義也相通。“慢”,《説文》釋為“惰”,又釋為“一曰慢,不畏也”。“不畏”就包含了輕慢的意味在內。“嫚”,《説文》釋為“侮易也”。所以“蔑”跟“慢”“嫚”又應是一語之轉的同源詞。 [21] 
【乙組】“衊”演變流程圖 【乙組】“衊”演變流程圖
蔑的繁體字衊是形聲字。從血,蔑聲。 本義是污血。“衊”字約產生於秦漢之際,在所存漢魏隸書材料中未見其字。在明代,“衊”字已可以借用“蔑”字書寫,在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中“污衊”均作“污衊”。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以同音替代方式正式把“衊”簡化作“蔑”。污衊與輕辱意義接近,但“蔑”較“衊”要書寫方便,“衊"借用“蔑”表示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還是要清楚,“蔑”與“衊”只是音同而意義上沒有引申關係。“蔑視”“侮蔑”不可用“衊”,“污衊”可借用“蔑”。 [7]  [20]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文言〉細小;輕微。
slight
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説之小也。”
王符《潛夫論·論榮》:“仁重而勢輕,位蔑而義榮。”
蔑視;輕蔑
動詞
〈文言〉輕視;侮慢。
disdain;
despise
國語·周語中》:“狄,豺狼之德也,鄭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賢也。”
韓愈《縣齋有懷》詩:“事業窺皋稷,文章蔑曹謝。”

〈文言〉削滅;消滅。
extinguish;
obliterate
《易·剝卦》:“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兇。”

〈文言〉拋棄。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今陳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
《國語·周語中》:“不奪民時,不篾民功。”

〈文言〉無;沒有。
nothing;
none
《詩經·大雅·板》:“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新唐書·突厥傳贊》:“自《詩》《書》以來,伐暴取亂,蔑如帝神且速也。”

用惡言進行詆譭。
smear;
besmirch;
calumniate
漢書·梁平王劉立傳》:“污衊宗室。”
《新唐書·桓彥範傳》:“彥範等未訊即誅,恐為讎家誣衊,請遣御史按實。”
誣衊;污衊
名詞
〈文言〉末尾。

《逸周書·祭公》:“茲申予小子追學於文、武之蔑,用克龕紹成、康之業。”

春秋時魯國地名。即姑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東四十五里。

《春秋·隱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副詞
〈文言〉表示否定,相當於“莫”“不”。

左傳·成公十六年》:“寧事齊楚,有亡而已,蔑從晉矣。”

[8-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上】【𥄕部】莫結切(miè)
蔑,勞目無精也。從𥄕,人勞則蔑然;從戍 [10] 
【卷五上】【血部】莫結切(miè)
衊,污血也。從血蔑聲。 [11] 
〖註釋〗①從戍:戍守是疲勞的事。

説文解字注

【卷四上】【𥄕部】
“(蔑)勞目無精也”注:目勞則精光茫然。通作眜。如左傳公及邾儀父盟於蔑,晉先蔑,公谷皆作眜是也。引伸之義為細,如木細枝謂之蔑是也。又引伸之義為無,如亡之命矣夫,亦作蔑之命矣夫是也。《左傳》鬷蔑,字然明。此以相反為名字也。
“從𥄕,從戍。人勞則蔑然也”注:説從戍之意。戍人冣勞者。此十字依《廣韻》《韻會》訂。莫結切。十五部。
【卷五上】【血部】
“(衊)污血也”注:《漢文三王傳》:污衊宗室。孟康曰:衊音漫。
“從血。蔑聲”注:莫結切。十五部。 [12] 

廣韻

莫結切,入屑明 ‖蔑聲月2部(miè)
蔑,無也。《説文》曰:“勞目無精也。從苜、戍,人勞則蔑然也。”苜音末。莫結切。二十三。
校釋:苜,當依《説文》作“𥄕”,從𦫳從目。
莫結切,入屑明 ‖蔑聲月2部(miè)
衊,污血也,出《説文》。
校釋:污,原作“汗”,據鉅宋本、楝亭本、元泰定本、四庫全書本改。 [13]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蔑;部外筆畫:11
《唐韻》莫結切。《正韻》彌列切,並音篾。《説文》:勞目無精也,人勞則蔑然。《晉書·衞瓘傳》:權女與國臣書曰:先公名諡未顯,無異凡人,每怪一國蔑然無言。
又削也。《易·剝卦》:剝牀以足蔑貞,兇。
又《書·君奭》:茲迪彝敎文王蔑德。傳:以此道法,敎文王以精微之德。疏:蔑,小也。《揚子·法言》: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
又《小爾雅》:無也,末也。《詩·大雅》:喪亂蔑資。
又《周語》:不蔑民功。注:蔑,棄也。
又地名。《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又與滅通。《晉書·張駿傳》:江吳寂蔑,餘波莫及。
又《唐韻古音》:莫計切,同昧。《荀子·議兵篇》:楚人兵殆於垂沙,唐蔑死。注:即楚將唐昧。昧與蔑同。《宋書·武帝紀》:臨朐有巨蔑水。《水經注》:袁宏謂之巨昧水。《幹祿字書》:俗作薎
〖註釋〗①薎字原從𢎿,不從伐。 [14] 
【申集下】【血部】 衊;部外筆畫:15
《唐韻》《韻會》並莫結切,音蔑。《説文》:污血也。《前漢·文五王傳》:污衊宗室。師古注:衊謂塗染也。《唐書·桓彥範傳》:李朝隱奏:彥範等恐為仇家誣衊,請遣御史案實。
又《列女傳》:糞穢衊面。
又《篇海》:鼻出血也。《素問》:膽移𤍠於腦,則辛額鼻淵。鼻淵者,濁流下不止也,傳為䘐衊瞑目。
又《集韻》莫葛切,音末。
又䁕見切,音麪。
又謨官切,音瞞。義並同。 [15]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筆順】①一(橫)②丨(豎)③丨(豎)④丨(豎)⑤㇕(橫折)⑥丨(豎)⑦丨(豎)⑧一(橫)⑨一(橫)⑩丿(撇)⑪丶(點)⑫㇂(斜鈎)⑬ノ(撇)⑭ 丶(點)
【規範提示】①“艹”3畫,首筆是長橫。②下部“戍”,框內有點。
【寫法】❶上扁下大。❷“艹”“罒”居上半格,“艹”寬“罒”窄。❸“戍”,居下半格;橫筆在橫中線下側,寬度與“罒”相當;㇂(斜鈎)從田字格中心起筆,斜行鈎出,鈎部超出上部。 [16] 

書法欣賞

[17-18]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十六屑

開口呼
次濁
莫結切
miɛt
集韻
入聲
十六屑

開口呼
次濁
莫結切
mɛt
禮部韻略


入聲






莫結切

增韻


入聲






莫結切

中原音韻

入去
車遮




次濁

miɛ
中州音韻


入聲作去聲
車遮






迷夜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五屑


次濁
彌列切
miet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一先蘚線屑






(參考資料:漢典 [19]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iat
先秦
王力系統
m
iat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iuæt
先秦
周法高系統
m
ewat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iat


iat


ia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黠屑薛

iɑt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黠屑薛

iɑt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黠屑薛

iɑt
隋唐
高本漢系統

m
iet
隋唐
王力系統

m
iet
隋唐
董同龢系統

m
iɛt
隋唐
周法高系統

m
iɛt
隋唐
李方桂系統

m
iet
隋唐
陳新雄系統
m
iet
(參考資料:漢典 [1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2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16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18]
  • 4.    平水韻 九屑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27]
  • 5.    許進雄著.文字小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02:190
  • 6.    孫中運著.漢字雜談[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156-157
  • 7.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47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496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903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06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81
  • 12.    辭書搜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7-27]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495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23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83
  • 1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36
  • 17.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8]
  • 18.    田其湜編.六體書法大字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7:1806
  • 19.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7]
  • 20.    黨懷興,王輝主編.漢字基礎與常見使用問題辨析[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01:186-188
  • 21.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623-16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