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蓮麻坑

鎖定
蓮麻坑位於中國香港新界北區邊境禁區之內,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是客家 村,位於深港邊境,與內地關係密切,歷史內涵豐富,出了不少愛國的仁人志士。 [1]  由於蓮麻坑屬禁區範圍,沒有重大的發展項目,外來人士不能隨便進入,蓮麻坑一帶的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蓮麻坑鉛礦山上有一個蝙蝠洞,為香港重要蝙蝠棲息地之一,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從300多年前客家葉氏移民遷入,與冼、劉、官、張等家族胼手胝足拓荒墾殖,開發深圳河兩岸千畝良田,到抗戰期間血戰坳下、三打礦山、掩護盟軍,直到1949年之後內地香港幾近隔絕,蓮麻坑村與長嶺村之間卻還能通過跨境耕作口繼續“同耕一方田”,成為深圳(寶安縣)與香港之間特殊的聯絡紐帶。 [3] 
蓮麻坑人傑地靈。同盟會暹羅分會會長葉定仕、馬來亞共產黨領導人劉一帆等出自這個村莊。“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之子容覲彤曾在此經營礦山。客家人的語言風俗、香港農村的興衰變遷、中國歷史文化對香港的影響、村民歷代相傳的手抄本文獻“帖式”等。 [2] 
中文名
蓮麻坑
地    區
香港新界北區邊境禁區
居民數
少於100人

蓮麻坑發展背景

蓮麻坑村中現時住着少於100人,在最豐盛的時期,曾住滿過千名村民。村中絕大部分村民姓葉,有少數姓劉、官、冼的村民,村民為客家人。

蓮麻坑日佔時期

蓮麻坑的礦山出產鉛、鋅、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於1930年代末,英國於蓮麻坑礦山開採鉛礦。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香港,於1942年起繼續開採礦山,以應付太平洋戰爭的軍備需求。1943年夏天,三個蓮麻坑村的少年(葉維裏、葉盤嬌、葉煌青)企圖炸燬礦山,以摧毀日本在香港的軍備原料產地。然而,他們的爆破行動失敗,被新界沙頭角的日本憲兵逮捕,並遭毆打及折磨,其後獲釋。葉維裏後來參加了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並與沙頭角地區的民兵常備隊再次攻打蓮麻坑礦山,惟日軍的猛烈抵抗,未行成功攻下礦山。1944年底,當時任東江縱隊偵察員的葉維裏再次建議攻打礦山,這次行動有200名游擊隊員及100名民工配合,終於成功把蓮麻坑礦山炸燬。
現時,蓮麻坑礦山上有多個採礦工程的通風井遺址,由於雜草叢生,井口難以察見。現時蓮麻坑礦山通風井一帶已經封鎖,以免有人誤墮井內。

蓮麻坑自然生態環境

嘉道理農場的一份生態調查報告指出,蓮麻坑的風水林及次生林為“生態熱點”,森林中曾發現橙頭地鶇(Orange-headed ground thrush)、赤麂、果子狸等。次生林中亦首次於香港境內發現麥氏桫欏(Gymnosphaera metteniana)。研究顯示當地的低地河澗淡水生境仍然健全。此外,蓮麻坑鉛礦山上有一個蝙蝠洞,為香港重要蝙蝠棲息地之一,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
蓮麻坑生態正面對多個危機,包括東部走廊計劃、防洪工程、外來物種薇金菊侵害、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等。

蓮麻坑交通

蓮麻坑村現時只有一條來往上水的專線小巴線(59K),約每小時一班。
(注意:未經許可,一般人士不得進入蓮麻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