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鎖定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是唐代詩人杜審言創作的一首應制詩。此詩極力渲染帝都皇宮的宏偉壯麗,氣勢不凡,最後突出稱頌讚美皇帝之意。全詩借詠終南山來歌頌皇帝,寫得莊重典雅,是典型的歌功頌德的作品。
作品名稱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作品別名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
作    者
杜審言
創作年代
初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作品原文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闋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峯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1]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註釋譯文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詞句註釋

⑴蓬萊三殿:唐人皇宮裏的大明宮內有紫宸、蓬萊、合元三殿,統稱蓬萊三殿。侍宴:陪侍皇帝宴樂。宴,酒席,以酒食款待賓客的宴會。奉敕(chì):奉皇帝之命。敕,帝王詔令。終南山:也稱秦嶺,是中國南方和北方、長江和黃河的分界,位於陜西長安城南。主峯太白山,積雪六月天,為長安八景之一,山高約3767公尺,是中國內地的第一高山。唐時呂洞賓曾修道於終南山,為傳説中的八仙之一。
⑵北斗:七顆星在北天排列,狀似舀酒的鬥,又稱北斗七星。今屬大熊星座一部分。
⑶南山:指終南山。《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虧損、毀壞)不崩。”後世用以象徵長壽。
⑷雲標:雲端。標,本為樹梢,此指雲層表面。金闕(què):天子居住的宮殿。闕,宮門前供瞭望的塔樓。迥(jiǒng):遠。
⑸杪(miǎo):樹梢;樹枝末端。玉堂:此為宮殿的美稱,指終南山上精美的建築。懸:掛、系。
⑹佳氣:指吉祥的氣象。
⑺瑞煙:祥瑞的雲氣。瑞,吉祥的。
⑻小臣:詩人對自己的謙稱。持獻壽:指以終南山向皇帝祝壽。用《詩經·小雅·天保》中“如南山之壽”句意。
⑼戴堯天:頭頂堯帝之天,比喻生活在聖王統治之下。《論語·泰伯》:“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堯,黃帝傳帝位給堯,國號唐。 [2]  [3]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白話譯文

北斗星掛在長安城邊,終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萊三殿前。
山上華麗的宮殿聳入雲端,精美的樓閣在樹梢上高懸。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氣,山峯中環繞着祥瑞的雲煙。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壽,願永遠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間。 [2]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創作背景

這是借詠終南山來歌頌皇帝的應制詩。唐中宗李顯誕辰,於內殿宴請羣臣,命以終南山為題詠詩助興。杜審言因作此詩。 [2]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作品鑑賞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整體賞析

此詩一開始就氣度不凡。首聯以北斗星高掛宮城邊,巍峨的終南山都倚立在蓬萊三殿之前來映襯皇宮的宏偉高峻。這是借北斗、南山來歌頌長安城的壯觀。“北斗掛城”還有一層隱意。據《三輔黃圖》卷一記載,漢高祖修長安城,“城南為南鬥形,城北為北斗形”。隋唐長安城雖然對秦漢都城的設計作了較大的突破和創新,但是使宮城、皇城和郭城三重相依,由北向南同用一道北城垣這一點並沒有變。這樣就突出了皇帝所居之處,宮城象徵北極星周圍的紫薇垣,皇城則象徵着地平線上以北極星為圓心的天象,而郭城則象徵着周天之內。這種以羣星環拱北極星的設計思想,是皇權和專制思想在建築學上的形象反映。所以,作者説“北斗掛城邊”不僅是一個誇張性的描寫,而且也是對長安城形制的一個象徵性説明。
中間兩聯接着説,皇宮高聳,穿破雲層,整個終南山中都繚繞着祥雲瑞煙。頷聯正面寫終南山的宮觀殿宇高入雲表的壯觀。頸聯以終南山瑞雲繚繞,和朝廷的興旺之氣相通,進一步以終南山景物來加以歌頌。
尾聯直接頌揚皇帝壽比南山,治國有如堯舜。有了前面的描寫,最後的稱頌讚美就水到渠成。這一聯連用兩個典故,但從文意上看都很貼切,沒有生硬拉扯的感覺。
詩人以北斗、南山、金闕、玉堂寫宮殿的高峻雄偉、金玉滿堂,以終南山的瑞氣、祥雲,如在仙境,形容皇宮有如天上宮闕,最後祝聖上壽比南山,願永受聖王統治。詩人的這種讚頌,在戰亂頻仍、禍患不絕、人命危淺的古代社會實際上是一種很善良的願望。而作者所生活的唐代前期,國力強大,聲威遠播,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盛世理想。但是,這種頌歌自古迄今幾被所有的文人唱過,已成為陳套陋習,近於套話、門面話,凝定為一個迄今仍被沿用的歌頌模式,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杜審言寫出這樣雖富麗堂皇而無真摯個性的作品,實是功力和才情的一種浪費。 [2]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名家點評

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九:不用雕鏤,而後人雕鏤者不能到。 [2]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作者簡介

杜審言(約645—708),唐代詩人。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咸亨(唐高宗年號,670—674年)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有明朝人編輯的《杜審言集》十卷傳世,《全唐詩》收錄其詩四十三首。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