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津橋

鎖定
戰國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 257年)初作“河橋”於蒲津;其後西魏、隋、唐,皆在此連舟為浮樑,仍號“河橋”。唐始稱蒲津橋,《唐六典》天下河橋有三,此其一。北宋時猶時壞時復。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以西的秦國為了進取河東就在蒲州一帶修建了蒲津橋。以後的歷朝歷代又不斷翻修擴大蒲津橋的規模。到了隋唐時期,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終於使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橋不堪重負,一座更牢固、更宏偉的蒲津浮橋呼之欲出。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強盛而繁華的朝代,唐玄宗在位的盛唐時期則是這一朝代的巔峯。蒲津橋是從首都長安通往黃河以東的交通樞紐,河東的鹽、鐵等等又是長安不可或缺的物資,蒲津橋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起來,連蒲州城也跟着沾了光,成為全國六大雄城之一。於是唐玄宗下令把竹索浮橋改建成鐵索浮橋。蒲津橋的用鐵總量佔當時全國年產量的近五分之四,可見改建蒲津橋工程是當時全國的重點工程。
中文名
蒲津橋
別    名
河橋
建立時間
公元前 257年
建立人
秦昭襄王
文獻記載
唐六典
相關俗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中國有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用來比喻世道變遷、盛衰無常。但這句話就來源於蒲津橋所在的黃河兩岸,它似乎就是對蒲津橋命運的預言。唐朝過後,隨着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東移,國都一直在東部的開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地遊動,長安城則逐漸衰落。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使蒲津橋終於從冷清走向衰亡。唐宋以後,隨着氣候變化和人類的亂砍濫伐,洪水氾濫,河道忽東忽西,蒲津橋多次被淹到大水中,蒲津橋終於最終消失。
為了讓蒲津橋遺址重見天日,山西永濟市原博物館館長樊旺林歷經一年多的勘探和走訪老人、查閲史書,1989年,終於在蒲州古城西門外偏北的地方找到了鐵牛的蹤跡。隨着鐵牛等大型鐵器羣的出土,一座宏偉的古代浮橋似乎真的出現在世人眼前,但又引發出一系列新的未解之謎。最令人關注的謎團就是唐朝的鐵牛為什麼會跑到宋代地層上?依靠當時的條件,重達六十噸左右的蒲津橋鐵牛是難以移動的,有人以次認為出土的鐵牛不是唐代遺物。為了確定鐵牛的確切鑄造年代,考古人員通過流印試驗終於證明出土的大型鐵器羣都鑄造於唐代。然而還有黃河西岸的四頭鐵牛呢,它們又沉沒在什麼地方呢?讀不完的蒲津橋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雖説蒲津橋是一座古代橋樑,但在今天它仍然不失輝煌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