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逃行

(張籍詩作)

鎖定
《董逃行》是唐代張籍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董逃行
作    者
張籍
創作年代

董逃行作品全文

洛陽城頭火曈曈[1],亂兵燒我天子宮[2]。
宮城[3]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4]為屋橡[5]為食,丁男[6]夜行候[7]消息。
聞道[8]官軍[9]猶[10]掠人[11],舊裏[12]如今歸未得[13]。
董逃行[14],漢家[15]幾時重[16]太平? [1] 

董逃行註釋

董逃:董卓逃跑。逃董卓之亂。
[1]曈曈:日初出漸明貌。明亮貌。火乍起貌。
[2]天子宮:皇宮。
[3]宮城:圍繞帝王或侯國宮室院落的城垣。
[4]重巖:層層岩石。
[5]橡:即“櫟lì樹”。簡稱“橡”。橡子,橡樹的果實。
[6]丁男:丁壯男子。
[7]候:等候。守候。
[8]聞道:聽説。聞聽於道途。
[9]官軍:政府的軍隊。朝廷的軍隊。
[10]猶:還,也。
[11]掠人:搶掠人的財物。
[12]舊裏:故里。
[13]歸未得:歸不得。
[14]董逃行:樂府相和曲之一。董卓逃跑之行程。董卓逃跑之進行曲。
[15]漢家:漢朝。中原政權。漢族人家。
[16]重:重新。

董逃行作品賞析

作者張籍是唐代著名詩人,以創作新樂府詩聞名於世。他的樂府詩深受白居易的推崇,白在《讀張籍古樂府》中曾贊他“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董逃行》就是張籍眾多樂府詩中的一首。
《董逃行》本是樂府舊題,《漢書·五行志》和《風俗通》記載着這個標題的來歷:東漢末年董卓在朝專權,初平元年,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焚燒了洛陽宮殿。人們痛恨他,於是社會上出現了以“董逃行”為題的謠諺,詛咒他的殘暴跋扈,並預言他的敗亡。時隔約600年後的張籍,又選此舊格以賦新章,應該説是既有深意又有巧思的。在張籍出生前後的年代裏,藩鎮割據已經為害甚烈。這些藩鎮擁有自己的兵力,經常向唐王朝的中央政府要權要地盤,如不滿足,動輒興兵作亂。755年,發生安史之亂。783年,也就是張籍登進士第的前兩年,朱泚擁兵譁變,唐德宗出奔奉天。這一批批的“亂兵”和唐王朝藉以平息叛亂的“官兵”和“外兵”,無不燒殺搶掠,使人民受盡亂離之苦。以“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為創作主張的詩人張籍,在詩中真實記錄了人民避亂的慘狀:為避亂兵而躲入深山的百姓們,把巉巖峻嶺當作房屋住,飢餓了只好把苦澀的橡實當作食物;男子白天躲藏在暗處,只有夜間才放出去探聽消息。可是哪裏有什麼好消息呢?聽到的是官軍還在胡亂抓人,所以鄉里遙遙在望卻不能歸去。在詩中,詩人也代人民發出了譴責戰亂、祈求太平的呼聲:“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董逃行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説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説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