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珊

(北京大學教授)

鎖定
董珊,男,漢族。1972年6月生於吉林省長春市,祖籍山東昌邑。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古代漢語教研室教授。 [1] 
中文名
董珊
民    族
漢族 [1] 
出生地
吉林長春 [1] 
出生日期
1972年6月 [1] 
學位/學歷
博士 [1] 
專業方向
古文字學 [1] 
祖    籍
山東昌邑

董珊人物經歷

1990-1992年, 吉林大學法學院專科畢業。 [1] 
1994-1997年,吉林大學古籍所歷史學碩士(古文字學)。 [1] 
1999-200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古文獻學)。 [1] 
2002-2004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後。 [1] 
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教師(2004-2022,2016年升教授)、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文化研究所任客座教授(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 [1] 

董珊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漢語古文字學和出土文獻研究,兼及青銅器和先秦兩漢歷史與考古。研究範圍包括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東周秦漢題名文字、先秦兩漢簡帛文獻以及傳世文獻等。 [1] 

董珊主要成就

吳越題銘研究》,科學出版社,2014年。 [1] 
簡帛文獻考釋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 
秦漢銘刻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1] 

董珊獲獎記錄

1996年第四屆“中國古文獻學獎學金”碩士生一等獎。 [1] 
2002年第七屆“中國古文獻學獎學金”博士生一等獎。 [1] 
2013至2014年度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1] 
2016年第一屆“李學勤裘錫圭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獎”二等獎。 [1] 
2017年北京大學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1] 
2017年,裘錫圭先生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董珊負責其中11件帛圖)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宋雲彬古籍整理圖書獎”和2017年“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2018年中國社科院“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 [1] 
多次榮獲北京大學“人文傑出青年學者獎”、“大成獎”等。 [1] 

董珊社會任職

西泠印社社員。 [1] 

董珊人物評價

董老師學術功底之深厚、收集材料之全面、講述內容之完整、講述語言之風趣,給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山西博物院 [2] 
董珊教授是著名的古文字學者,曾參與周原等地考古發掘,主持新出西周甲骨文的整理,有多種論著出版。他的報告縷析了秦、楚、齊、三晉(韓趙魏)等國戰國時代的紀年材料,討論了五種戰國紀年之法,以及從混合紀年法到漢武帝時期年號產生的歷史過程。紀年與年號,是古代中國研究的重要基本問題,董教授的演講,蒐集了古文字(包括金文、陶文、簡牘等)以及傳世文獻幾乎所有的資料,論證有力,結論重要,是他十多年來關注這一問題的最新成果。——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