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立文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葉立文,男,1973年10月生,甘肅隴南人。1991年考入武漢大學歷史系,1995年至2001年在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習,先後獲得史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留校任教,2013-2014年以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耶魯大學交流。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三級)、博士生導師,併兼任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小説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等職。 [2]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小説、作家批評和現代派文學思潮的傳播與接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2項,發表各類文章近200篇,出版專著《啓蒙視野中的先鋒小説》《“誤讀”的方法》《解構批評的道與謀》《史鐵生評傳》等書,另有《中國文學編年史·現代卷》《中國現當代小説專題史》《文學經典與文學的大眾化》《中國新時期文學的浪漫與理想》等編著近10種。主講本科生課程《中國現當代小説名作導讀》《中國當代文學前沿問題講座》,碩士生課程《中國現代小説史》,博士生課程《中國現代小説敍事話語研究》等,主持武漢大學研究生精品課1項。 [2] 
入選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曾獲“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著作獎,獲得湖北省第八屆屈原文藝獎人才獎、第六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六屆湖北文藝論文獎一等獎、第七屆湖北文藝論文獎二等獎、第五屆湖北文藝論文獎二等獎等獎項。 [1-2] 
中文名
葉立文
國    籍
中國
籍    貫
甘肅隴南
出生日期
1973年10月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主要成就
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立文科研項目

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已結項。
2.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史鐵生評傳》,已結項。
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傳播史論(1949——2000)》,已結項。
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作家駐校制與文學教育的變革研究(1990-2020)》,在研。 [2] 

葉立文代表性著作

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武漢大學“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現代傳媒與中國社會文化發展”子項目課題《新時期初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與接受研究》,武漢大學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先鋒作家的文學筆記及其創作觀念的新變》,國家社科基金2005年度一般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編年史》(主要參與者)等。
另有專著《啓蒙視野中的先鋒小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主編《中國現當代小説名作導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1912——1949)》(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影響中學生的100部名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影響大學生的100部名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等書。

葉立文發表論文

1.文化與政治的雙重批判——老舍話劇創作的批判精神,《戲劇之家》1997年第3期。
2.開啓文化寓言之門──評賈平凹新作《高老莊》,《小説評論》1999年年第1期。
3.“五四”精神:文化啓蒙,還是個人自由,《荊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重讀《我在霞村的時候》,《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3期。
5.為自己的內心寫作,《小説評論》2002年第1期。
6.倫理記憶與道德重構,《小説評論》2002年第1期。
7.訪談:敍述的力量——餘華訪談錄,《小説評論》2002年第4期。
8.顛覆歷史理性——餘華小説的啓蒙敍事,《小説評論》2002年第4期。
9.“她們”的命運——林白小説的女性人物,《小説評論》2002年第5期。
10.論先鋒作家的真實觀,《文學評論》2003年第1期。
11.漢語寫作的雙向煎熬——李鋭訪談錄,《小説評論》2003年第2期。
12.他的敍述維護了誰?——李鋭小説的價值立場,《小説評論》2003年第2期。
13.神話思想的消解:從“傷痕小説”到“意識流小説”,《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14.延伸與轉化——論先鋒作家的“文學筆記”,《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
15.寫作就是回家——論餘華的“文學筆記”,《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
16.話語、策略與權力——論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在中國大陸的傳播,《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17.存在困境中的“突圍表演”——論殘雪先鋒寫作中敍述模式的嬗變,《長江學術》2006年第2期。
18.西方現代派文學傳播的五四源流,《內蒙古社會科(漢文版)》2007年第2期。
19.語言的競技——論新時期初存在主義文學的傳播策略,《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
20.被闡釋的命運——卡夫卡在新時期初的中國,《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21.“我”與“你”——湖北當代作家主體意識的類型分析,《小説評論》2007年第4期。
22.論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新時期初中國大陸的傳播,《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5期。
23.“無邊的現實主義”——論新時期初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策略,《長江學術》2008年第1期。
24.論新時期初法國現代派文學在中國大陸的傳播,《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5期。
25.當代先鋒作家生存哲學的價值變遷,《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26.殘缺與充盈——評學羣的《二摸爹》,《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1期。
27.五四小説的倫理敍事,《小説評論》2010年第1期。
28.散文的減法——評席星荃的《代銷店》,《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2期。
29.Cimarrón:自由與尊嚴——評張承志的《西馬龍 西馬龍》,《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3期。
30.靈魂的相遇——評鐵凝的《我與鄉村》,《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4期。
31.暗示——評高維生的《一隻黑貓》,《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5期。
32.言與象的魅惑——論韓少功小説的語言哲學,《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
33.經典的複述與重寫——論殘雪的“文學筆記”創作,《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34.道德質詢與存在關懷——評冬語的《低處的目光》,《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6期。
35.以實擊虛的藝術——評劉慶邦的《月光下的撫仙湖》,《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7期。
36.從迷途到“相遇”——史鐵生小説的宗教哲學,《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37.感懷與遐想——評鮑吉爾·原野的《鄉村札記》,《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8期。
38.歷史、記憶與寓言——評蒼耳的《公社年代的拖拉機手》,《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9期。
39.生命的悲歌——評吳佳駿的《黃昏的掌紋》,《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10期。
40.見證——評陳忠實的《毛烏素沙漠的月亮》,《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11期。
41.廁所的政治及其它——評王陸的《否定》,《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12期。
42.温暖的記憶——評王棵的《重任在肩的玉米》,《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1期。
43.心安是吾鄉——評周偉的《陽光故鄉路》,《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2期。
44.祛魅現代性與重寫文學史——論以道家文化為中心的文學譜系學,《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45.懺悔的價值——評吳佳駿的《河岸上游蕩的生靈》,《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3期。
46.論當代文學史寫作中的“知識共同體”與“文學譜系學”,《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47.傳統意象的現實迴歸——評蕭雲的《自家的麥地》,《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4期。
48.莊周不莊,老王不老——評王蒙的《秋水的餘響》,《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5期。
49.良知與責任——評梁衡的《教材的力量》,《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6期。
50.詩意地棲居——評高維生的《一種無法描述的時間》,《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7期。
51.成長的界標——評簡默的《三張牀》,《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8期。
52.存在的姿態——評黃雪蕻的《野貓》,《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9期。
53.審美與懷舊——評馬温的《黃花落地》,《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10期。
54.慾望的救贖——評叢樺的《城市的食慾》,《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11期。
55.聲音的權力——評周實的《過去》,《文學教育(上)》2011年第12期。
56.虛構的文學譜系,《文學教育(中)》2012年第2期。
57.“複述”的藝術——論當代先鋒作家的文學批評,《文學評論》第4期。
58.啓蒙的迷途——論史鐵生小説的思想價值,《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第5期。
59.鄉村想象與啓蒙敍事——論劉醒龍的鄉土小説創作,《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60.啓蒙神話的祛魅與改寫——論董之林《熱風時節》中的歷史敍述,《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61.批評如何“小説”——以格非《塞壬的歌聲》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62.戀人絮語或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評陳希米的《讓“死”活下去》,《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63.解神話的神話寫作——論當代文學史寫作中的啓蒙敍述,《江漢論壇》2014年第11期。
64.從神話敍事到神性寫作——論1980年代以來小説敍事的話語譜系,《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65.形式的權力——論餘華長篇小説敍事結構的歷史演變,《文學評論》2015年第1期。
66.小説家的文學批評,《文學教育(上)》2016年第1期。
67.家國情懷與極地之思——論中國當代先鋒小説的思想主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68.文心所寄,道心所託——記文學史家於可訓,《湖北社會科學》2017年第6期。
69.從靈魂之旅到技術理性——論作家批評的時代新變,《貴州社會科學》2017年第9期。
70.從東方主義到中國經驗——先鋒小説的巫術傳奇,《天津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
71.文言之法與補敍之道——評於可訓的小説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17年第6期。
72.“無我”之“我”——論史鐵生宗教意識的思想悖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8(01)期。
73.經典的生成與瓦解——兼論“八五”作家的當代意識,《貴州社會科學》2018年第8期。
74.作家駐校制與作家批評的興起,《小説評論》2018年第5期。
75.先鋒正典與隱秘敍述——評曹軍慶的小説《向影子射擊》,《長江文藝評論》2018年第2期。
76.天涯·明月·刀——先鋒小説的意象之魅,《江漢論壇》2018年第12期。
77.寫“不寫之寫”,書“書中之書”——論作家批評的“補白”之道,《天津社會科學》2019年第1期。
78.遊移的敍述與可疑的作者——評馬原的《模仿上帝的小説家》,《中國文學研究》2019年第1期。
79.閒中着色,無事生非——淺議遊移敍述的形式價值,《長江文藝評論》2019年第3期。
80.講述“中國”的故事——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有感,《長江文藝評論》2019年第6期。
81.中國故事的三種講法——兼談賀享雍的“鄉村志”系列小説,《當代作家評論》2020年第3期。
82.知人論世、以人代史與心史建構——武漢大學現當代文學的傳記寫作傳統84與學科建制,《長江學術》2020年第3期。
83.離題敍述與中國經驗——淺議更新代科幻小説,《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2020年第4期。
84.詞語、時間與結構——第十屆茅獎作品的名實之辯,《小説評論》2020年第6期。
85.當代作家的“冷硬”派批評——以《小説稗類》為中心,《貴州社會科學》2020年第12期。
86.腹語術、材料考與起居注——論《應物兄》的離題書寫,《當代文壇》2021年第3期。
87.另類知識、離題書寫與人文限度——論當代作家批評中的“原小説”傳統,《文學評論》2021年第4期。
88.細節連綴或情境隔離——論作家批評的方法與觀念,《中國文學批評》2021年第4期。
89.After Ethics of Freedom: Shi Tieshengs Religious Ethics in His Late Works。
90.歷史深描下的南京傳奇——評葉兆言的長篇小説《刻骨銘心》,《當代文壇》2022年第2期。
91.作家批評與文學生活的重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7月22日。
92.博物敍寫與話體革新——評《魚廬記》,《大家》2022年第1期。
備註:除所列論文以外,另有80餘篇評論和隨筆散見於《中國青年報》《長江日報》《湖北日報》《武漢晚報》《山花》《天涯》《長江文藝》《新文學評論》等報紙刊物,茲不詳錄。 [2] 

葉立文教授課程

1. 中國現當代小説名作導讀,文學院本科生。
2. 中國當代文學前沿問題講座,文學院本科生。
3. 中國現代小説史,文學院碩士生。
4.中國現代小説敍事話語研究,文學院博士生。 [2] 

葉立文教學項目

武漢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項目,《中國現代小説史》。 [2] 

葉立文榮譽獎勵

1. 第四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獎。
2. 第十一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 湖北省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屈原文藝獎人才獎。
4. 第十屆湖北省文藝評論一等獎。
5. 第六屆湖北文藝評論一等獎。
6. 第五屆湖北文藝評論二等獎。 [2] 

葉立文人物經歷

2022年10月,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新聞發佈會在江蘇興化舉辦。葉立文為初評委員會成員。 [3] 

葉立文社會任職

2023年7月28日,湖北省文聯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湖北省作協第八次代表大會,葉立文當選湖北省作協第八屆主席團副主席(兼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