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子肅詩序

鎖定
《葉子肅詩序》是明代文學家徐渭創作的一篇散文。明代“前後七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此序針對這種復古主張,借序葉子肅之詩,簡潔明白地提出了不同的論點:詩歌本質是表現作者的“性”,詩歌創作必須出自真實的生活感受和真情實感,而一味的模仿,無論怎樣“極逼肖”,也只不過是鳥作人言,毫無價值。全文十分簡潔,比喻形象,表情達意鮮明生動。
作品名稱
葉子肅詩序
作    者
徐渭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徐渭集》
作品體裁
散文

葉子肅詩序作品原文

葉子肅詩序1
人有學為鳥言者,其音則鳥也,而性則人也2;鳥有學為人言者,其音則人也,而性則鳥也。此可以定人與鳥之衡哉3?今之為詩者,何以異於是4?不出於己之所自得,而徒竊於人之所嘗言5,曰某篇是某體,某篇則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則否。此雖極工逼肖6,而已不免於鳥之為人言矣7
若吾友子肅之詩8,則不然9。其情坦以直10,故語無晦11;其情散以博故語無拘12;其情多喜而少憂,故語雖苦而能遣13;其情好高而恥下,故語雖儉而實豐14。蓋所謂出於己之所自得,而不竊於人之所嘗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論其所自鳴15,規其微疵16,而約於至純17,此則渭之所獻於子肅者也18。若曰某篇不似某體,某句不似某人,是烏知子肅者哉19 [3] 

葉子肅詩序註釋譯文

葉子肅詩序詞句註釋

  1. 葉子肅:名雍,字子肅,徐渭年輕時代的好友。
  2. 性:本性。
  3. 衡:準則,標準。
  4. 是:這。
  5. 徒:只,僅僅。嘗:曾經。
  6. 極工:極精緻。逼肖:很相似。逼,表程度,意為“很”。
  7. 而已不免於鳥之為人言矣:但已經免不了像是鳥兒在説人話了。
  8. 若:像。
  9. 不然:不是這樣的。
  10. 坦以直:坦白而正直。“以”是連詞。
  11. 晦:隱瞞。
  12. 散:散漫,不受禮法的拘束。博:廣博,知道很多的事情。拘:拘束,限制。
  13. 遣:發泄。
  14. 儉:少。豐:多,豐富。
  15. 鳴:表達,發表。
  16. 規:設法避免。微疵:微小的缺點。
  17. 約:約束。至純:最純淨。
  18. 獻:貢獻。
  19. 烏知:哪裏知道。 [1-2] 

葉子肅詩序白話譯文

人有學作鳥的語言的,他的聲音象鳥,而本性還是人;鳥有學作人的言語的,它的聲音象人,而本性仍然是鳥。如此,語言難道就可以劃定人與鳥之間的不同了嗎?現在那些作詩的,又有什麼和這不一樣呢?他們不是出於自己所體會感受到的,而只是從別人那裏剽竊已經説過了的東西,並且標榜説這一首詩是什麼體,那一首則不是;這一句像誰的,那一句則不像。這樣的作品即使摹仿得極其工細、極其近似,還是免不了像鳥在學人説話一樣。
至於我友人葉子肅的詩,就不是如此。他的作品情感坦蕩而直率,所以語言不隱晦;他的作品情感自由而開闊,所以語言不受拘束;他的作品情感喜悦多而憂愁少,所以即使用語苦澀也能排遣;他的作品情感追求高尚而以卑下為恥,所以語言即使很簡略而含義卻很豐富。這就是所謂出於自己所體會感受到的,而不是從別人那裏剽竊已經説過了的東西啊。就他自己所體會感受到的,來評論他自己所發表的,提醒他改正細小的缺點,從而不斷精煉到極其純淨的境界,這就是我所要奉獻給葉子肅的話啊。假如説他某一篇不像某體,某一句不像某人的作品,這怎麼算得上是理解葉子肅呢? [3] 

葉子肅詩序創作背景

明代從弘治、正德到嘉靖、萬曆年間,前後七子主宰文壇幾達百年之久,擬古主義思潮風靡,至晚明猶未衰歇。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專一在形式上,作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為友人葉子肅的詩集寫序言時提了出來。 [3]  [7] 

葉子肅詩序作品鑑賞

葉子肅詩序文學賞析

中國古代的文藝批評,不象西方那樣愛作形而上學的思辯,往往寓知性於感悟,寄思理於形象,把理性思考化為對作家作品的體驗感受以出之。故言簡意深,語約味長,活潑、生動、雋永,既是批評,又是文章;既表達見解,又坦露性靈。既啓人心智,又給人以享受。這篇《詩序》,就是此類佳品。
文學是人性的顯現,詩歌是心靈的歌唱。第一要義是有真情實性。而要“真",就必須有“我",必須從“我”胸間流出,出於一己之情志。袁枚説“為人,不可以有我”; “作詩,不可以無我,無我,則剿襲敷衍之弊大”。“剿襲"即所謂“不出於己之所自得,而徒竊於人之所嘗言”。對此,徐渭喻之為“鳥為人言”“人習鳥語",別緻,深刻,警策,話雖説得辛辣,於理卻至當至宜。
古往今來,凡以蹈襲模擬為尚者,原因不外乎二:一是心靈中並沒有淪肌浹髓的真歡樂,大悲苦,非灑墨為淚、長歌當哭不能已,只不過如鳥視人言之可羨,人視鳥語之動聽,見前人偉篇佳構、瑰辭華章,以為尋蹤覓跡、剽剝字句即為文之正道。二是忘卻了造物賦予自己一個可以創造的頭腦,且害了軟骨病,視前人成就為至高無上境界,以抬唾餘為榮耀,當奴婢為光彩,以為得名家、權威之彷彿便成正果。此類作者,雖然窮心竭力、孜孜矻矻,其作品終因離情離性,在文學史上佔不了重要地位。西漢揚雄是第一個模仿大家,從屈原、司馬相如、東方朔,至《論語》《易經》無不仿作,但在文學史上終不過居二流地位。“前後七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雖名噪一時,到底也沒留下多少實績。徐渭借序葉子肅之詩,抨擊“鳥為人言",正為此輩而發。 [4] 

葉子肅詩序名家點評

貴州教育學院教授周復剛:作者反對模仿抄襲的文風,將其嗤之為鳥學人言。這種認識,在當時復古派仍有很大影響的情況下,是十分可貴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12 散文卷 6》) [5] 

葉子肅詩序作者簡介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世稱徐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陰布衣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從小穎異,過目成誦,有神童之譽。二十歲時成為生員,但後來屢試不中,四十歲時才中舉人。之後為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僚,一切疏計,皆出其手,又出奇計大破徐海、汪直等倭寇。其間曾以撰《進白鹿表》受到嘉靖帝賞識。後來胡宗憲獲罪被捕,於獄中自殺,他也數次發狂自殺,精神幾近癲狂失常。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發病時殺死繼妻張氏,下獄七年。萬曆元年(1573)大赦天下,為狀元張元忭等所救出獄,時已五十餘歲。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浪遊各地。晚年回紹興,以賣畫為生,但蔑視權貴,潦倒以終。他是明代奇才,是傑出的書畫家,也是文學家、戲劇家和軍事家。在繪畫方面的成就尤高,是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的鼻祖,對後世畫壇影響極大。有《徐文長全集》。 [6] 
參考資料
  • 1.    王慧琴主編.小學生經典古文誦讀.寧波:寧波出版社,2019.03:244
  • 2.    郎大地,馬道全主編.大學語文.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09:191
  • 3.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編.(箋圖)古典散文基本解讀 7 續古文觀止 4 明文.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10:123
  • 4.    劉傳新主編.古代小品文鑑賞辭典.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08:532
  • 5.    王筱雲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12 散文卷 6.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362
  • 6.    李子榮主編.西湖詩詞曲選 上.杭州:杭州出版社,2018.02:307
  • 7.    何香久主編.中國曆代名家散文大系 遼金元·明卷 珍藏版.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