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葆樸

鎖定
葆樸(Franz Bopp,1791—1867) 德國語言學家。1791年9月14日生於美因茲,1867年10月23日卒於柏林。1812年他到當時東方學的中心——巴黎攻讀梵語,1816年發表了以梵語和歐洲語言相對比的第一篇論文,開始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工作。1821—1864年在柏林大學任東方文學與普通語文學教授,並繼續從事自己的比較語言研究工作。
中文名
弗蘭茨·葆樸
外文名
Franz Bopp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791年9月14日
逝世日期
1867年10月
代表作品
《梵語動詞變位與希臘語
拉丁語
波斯語
日耳曼語動詞變位的對比》
性    別

葆樸個人生平

弗蘭茨·葆樸(Ffanz Bopp)1791年9月14日生於德國的美目茲城(Mainz),在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現位於聯邦德國巴伐利亞州)上中學時,葆樸深受當時著名學者卡爾·約瑟夫·温迪施曼(Karl Joseph Windischmann)的影響,產生了對研究東方語言的興趣。葆樸很早就開始研究梵語,1812年他到了巴黎,對東方語言,特別是對梵語及其豐富的文學進行了研究。1817年,他又到了倫敦,在那裏他結識了威廉·馮·洪堡特(W.V.Humboldt)。回到德國後,他在哥廷根大學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1821年通過威廉·馮·洪堡特和亞歷山大·馮·洪堡特(A.v.Humboldr)的介紹,他受聘為柏林大學東方文學和普通語言學的副教授,不久即成為正教授。1822年,葆樸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1867年10月,葆樸在柏林去世。 [1] 

葆樸主要成就

葆樸是第一位以梵語和歐洲主要語言之間存在着的密切關係為依據,進行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的學者,他和丹麥的拉斯克、德國的格里姆一起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創始人。葆樸的第一篇論文是《梵語動詞變位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日爾曼語動詞變位的對比》,他根據動詞的屈折形式,對梵語和希臘語、拉丁語等歐洲語言進行了對比,指出了這些語言之間的親緣關係,認為古代歐洲諸語言與印度的梵語同出一源,而那原始語言的形態在梵語中保持得更完整。葆樸善於以同源語言的材料為基礎建立普遍的理論。他通過比較認為,在印歐語言中不僅有個別的相似現象,而且存在着相應的完整體系和語法系統的一致性。葆樸在1821年成為柏林大學教授後,繼續從事比較研究工作,其後隨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範圍也從動詞變位擴大到名詞、代詞變格,並注意到了各語言之間的語音對應。1833年起他一生的主要著作都編在《梵語、古波斯語、希臘語、拉丁語、立陶宛語、哥特語和德語的比較語法》裏,分卷出版。
年份
著作
1816
《論梵語動詞變位體系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的對比》
1830
《梵語小詞彙》
1833
《梵語、古波斯語、希臘語、拉丁語、立陶宛語、哥特語和德語的比較語法》
1840
《論馬來-波里尼西亞諸語言與印歐語的親屬關係》
1842
《印歐語系的高加索語族》 [2] 

葆樸人物評價

索緒爾説,葆樸雖沒有發現梵語同歐亞兩洲的某些語言有親屬關係的功績,但已看到了親屬語言的關係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材料。用一種語言闡明另一種語言,用一種語言的形式解釋另一種語言的形式,這是以前還沒有人做過的。 [3] 
參考資料
  • 1.    趙世開主編.《國外語言學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94
  • 2.    [丹麥]威廉·湯姆遜.《十九世紀末以前的語言學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76
  • 3.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