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葉鱗毛蕨

鎖定
落葉鱗毛蕨(Dryopteris tenuipes (Rosenst.) Seriz.)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約30-40釐米。根狀莖斜升。產台灣,模式標本採自台北。 [1] 
中文名
落葉鱗毛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tenuipes (Rosenst.) Seriz. [2]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落葉鱗毛蕨

落葉鱗毛蕨形態特徵

葉簇生;葉柄長約20釐米,粗約1.5-2毫米,禾稈色,通體具有披針形、黑色鱗片,但基部的鱗片極密,中上部較稀,葉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5釐米,寬約15-18釐米,二回羽狀;羽片約10對,對生或互生,卵狀披針形,長約8-10釐米,寬約2.5-3. 5釐米,基部具短柄,頂端羽裂漸尖;小羽片約7-10對,矩圓形,長約1-2釐米,寬約0.6-0.8釐米,基部楔形,頂端圓形,邊緣和頂端具有尖鋸齒。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可見,小羽片的側脈二叉或單一。葉紙質,幹後褐綠色,上面近光滑,下面葉軸具有黑色披針形鱗片,羽軸和小羽片中脈具有黑色泡。 [1] 

落葉鱗毛蕨分佈範圍

台灣特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