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地金錢

(廣東平遠縣民間舞蹈)

鎖定
落地金錢是一種傳統舞蹈,是梅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傳説明末清初(公元1646),廣東平遠五指石成了抗清根據地,隆武帝在該地用於行樂的的宮廷樂舞,後流傳到民間,逐步發展為羣眾喜愛的民間藝術。《落地金錢》的道具採用了3尺長的竹竿,左右兩端各鑿縫一尺,每縫穿五度竹籤,竹籤上各串六枚銅錢,首尾紅綢加彩。演出時,眾演員手握竹竿,上下左右、前後舞動、擺搖金錢,發出清脆悦耳的聲音;紅男綠女演員不斷變換舞姿,變更隊形。 [2] 
2007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為梅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中文名稱
落地金錢
批准時間
2007年04月26日
非遺級別
梅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
梅州市平遠縣
遺產類別
民間舞蹈

落地金錢歷史淵源

落地金錢是一種宮廷舞蹈,據考證,在明末清初(公元1646年),即位僅兩年多的隆武帝在山西總兵謝志良(平遠差幹人氏)等眾臣的簇擁下,從福建一路南逃到平遠差幹五指石,憑險固守。因見隆武帝每日站在殿前引頸北望、淚流滿面,謝志良等人便與隨行一李姓樂師商議,徵召十多名俊男俏女,編制《落地金錢》舞蹈節目,以求暫寬帝王落拓之心。由此具有濃郁的北方秧歌舞特色的民間舞蹈《落地金錢》以差幹為發源地,在平遠民間流傳下來。
解放初期,經我縣文化工作者和民間藝人不斷挖掘整理,《落地金錢舞》遂成為歌頌美好生活,強身健體的民間文藝形式,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在平遠境內的仁居、壩頭、大柘、石正等地流行一時,人們用歡快的《落地金錢舞》表達解放後的喜悦心情,歌頌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後因文革10年浩劫,這一民間藝術形式一度失傳,在民間銷聲匿跡,直至二十世紀90年代末期,經我縣文化部門重新挖掘、整理,這一民間藝術奇葩才重現她的藝術魅力。 [4] 

落地金錢基本特徵

落地金錢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舞蹈,舞者腳踩秧歌步,手持金錢棒,晃動時銅錢發出清脆悦耳的碰撞聲,節拍動聽動作優美,演員們表演時手握金錢棒中間,步法以北方“扭秧歌”的交叉步為主,動作以滑、擦金錢棒和前、後、左、右、上、下敲、拍、踢、舉金錢棒,或以多人交叉起架,穿棒等動作,使金錢發出悦耳響聲,動作優美節拍動聽。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 [4] 
落地金錢使用的道具叫金錢棒。金錢棒採用3尺長竹竿,左右兩端各鑿縫一尺,每縫串6度竹籤,竹籤上各串4—6枚銅錢,首尾紅、綠綢加彩。金錢棒晃動,銅錢就會發出清脆悦耳的碰撞聲,寓意金錢落地萬事如意。 [4] 

落地金錢傳承保護

落地金錢傳承人物

編舞老師韓梅蘭是落地金錢的第六代傳承人,現就職於縣文化館。 [4] 

落地金錢保護措施

2007年04月26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落地金錢社會影響

2002年全縣小學生文藝匯演中,大柘中心校(龍記希望小學)的“落地金錢舞《五指石上風景美》獲一等獎;2006年參加梅州市第二屆客家山歌旅遊節文藝演出獲銀獎;差幹代表隊參加2006年平遠縣民間藝術匯演獲三等獎;2006年10月梅州市山歌團重點劇目《山魂》參加了全國地方優秀劇目展演(武漢),在重要情節中引用了《落地金錢舞》這一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榮獲三等獎;2008年7月縣首屆農民運動會,60名演員表演得到廣大人民羣眾好評,9月份參加市第三屆中國客家山歌旅遊節,獲民族風情表演優秀演出獎。 [4] 
2019年10月26日,在第三屆全國連廂舞邀請大賽中,平遠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舞蹈《落地金錢》榮獲銅獎。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