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暨南大學董事長。
- 中文名
- 萬鋼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籍 貫
- 上海市
- 出生日期
- 1952年8月
- 畢業院校
-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
萬鋼人物履歷
編輯1969-1975年 吉林省延吉縣三道公社知青
1975-1978年 東北林業大學道橋系學習
1978-1979年 東北林業大學基礎部物理教研室教師
1979-1981年 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實驗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1-1985年 同濟大學數力系光測力學研究室教師
1985-1991年 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系博士研究生
1991-2001年 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技術開發部工程師,生產部、總體規劃部技術經理
2001-2004年 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學院院長,副校長(主持工作)
2004-2006年 同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06-2007年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同濟大學校長
2007-2007年 科學技術部部長,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2007-2008年 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2008-2013年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2013-2016年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2016-2018年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萬鋼擔任職務
編輯萬鋼人物經歷
編輯1991進入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在技術開發部負責計算機轎車虛擬開發,形成奧迪汽車公司獨特的開發系統。1996年升任奧迪公司生產部和總規劃部技術經理,負責信息化製造技術和管理工作。他所領導的多項技術創新項目為新一代奧迪A4車順利投產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1994年和1995年先後被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和同濟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所指導的德國博士生在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課題在中國屬於空白階段。
2000年萬鋼向國務院提出了開發潔淨能源轎車,實現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受到科技部、經貿委領導重視和支持。2000年底,萬鋼在科技部領導的盛情邀請下回國工作。同時被科技部聘任為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並作為第一課題負責人承擔了該項中技術最為複雜、任務最為繁重的燃料電池轎車項目。該項目入選“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7]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致公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常委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2-12-11]
- 2. 萬鋼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3-14]
- 3. 科技部部長萬鋼當選新一屆中國科協主席 .中國科學網.2016-06-02[引用日期2016-06-02]
- 4. 新任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表示:不辱使命 不負重託 .中國政府網
- 5. 萬鋼當選中國科協新一屆主席 .新浪[引用日期2016-06-02]
- 6. 萬鋼擔任暨南大學董事長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户[引用日期2019-11-22]
- 7. 萬鋼簡歷 .全國政協[引用日期2018-06-25]
- 8. 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發佈 萬鋼王石等上榜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2-22]
- 9. 致公黨中央新任主席蔣作君:僑海報國建新功 .中國致公[引用日期2022-12-14]
- 10. 新華社快訊:石泰峯、胡春華、沈躍躍、王勇、周強、帕巴拉·格列朗傑、何厚鏵、梁振英、巴特爾、蘇輝、邵鴻、高雲龍、陳武、穆虹、鹹輝、王東峯、姜信治、蔣作君、何報翔、王光謙、秦博勇、朱永新、楊震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王東峯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秘書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