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湖會議

(德國2022年馬蒂·吉斯切內克執導的電影)

鎖定
《萬湖會議》是馬蒂·吉斯切內克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菲利普·霍奇邁爾約翰尼斯·艾麥亞、馬克西米連·布魯克納等出演,於2022年1月18日在德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942年納粹高級官員開會決定如何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的故 [2] 
中文名
萬湖會議
外文名
The Conference
類    型
劇情、 歷史、 戰爭
製片地區
德國
導    演
馬蒂·吉斯切內克
編    劇
Magnus Vattrodt
編    劇
Paul Mommertz
主    演
菲利普·霍奇邁爾
片    長
108 分鐘
上映時間
2022年1月18日(德國)
對白語言
德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4321668

萬湖會議劇情簡介

在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上,納粹高級官員決定如何更好地實施對歐洲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會議中,每個部門在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的勸説之下都準備接受秘密警察在猶太事務上的統一領導,放棄自己部門的部分眼前利益。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艾希曼將已經制定好的計劃公之於眾,與會者進行提問、修正及補充。經過幾個部門的爭論和交鋒,整個會議以“圓滿”結束而告終。而正是這個秘密會議決定了1100萬歐洲猶太人的去向以及其中600萬人的生 [2]  [4] 
《萬湖會議》劇照

萬湖會議演職員表

萬湖會議演員表

    • 馬克西米連·布魯克納 飾 艾伯哈特·舍恩加特博士
      備註  黨衞軍波蘭克拉科夫安全局指揮官
    • Matthias Bundschuh 飾 埃利希·諾伊曼
      備註  德國“四年計劃”辦公室代表
    • 費比安·巴什 飾 格哈德·克洛普佛
      備註  納粹黨總理府秘書長
    • Jakob Diehl 飾 海因裏希·繆勒
      備註  黨衞軍少將、蓋世太保總負責人
    • Godehard Giese 飾 威廉·施圖卡特博士
      備註  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
    • 安德·克拉維特 飾 羅蘭德·弗萊斯勒博士
      備註  德國司法部國務秘書
    • Frederic Linkemann 飾 魯道夫·蘭格博士
      備註  黨衞軍少校、黨衞軍拉脱維亞負責人
    • 托馬斯·洛伊布爾 飾 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青格
      備註  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
    • Sascha Nathan 飾 約瑟夫·布勒博士
      備註  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
    • 馬庫斯·施萊澤 飾 奧托·霍夫曼
      備註  黨衞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
    • 西蒙·舒瓦茨 飾 馬丁·路德博士
      備註  德國外交部日耳曼事務司司長
    • Rafael Stachowiak 飾 格奧爾格·萊布蘭特博士
      備註  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
    • Lilli Fichtner 飾 英格堡·沃勒曼
      備註  會議速記員
    • Peter Jordan 飾 阿爾弗雷德·邁耶博士
      備註  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
    • - 飾 旁白
      配音  馬修斯·布蘭德

萬湖會議職員表

製作人 Oliver Berben、Reinhold Elschot、Stefanie von Heydwolff
導演 馬蒂·吉斯切內克
副導演(助理) Tim Wustrack
編劇 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攝影 Theo Bierkens
剪輯 Dirk Grau
選角導演 Simone Baer
藝術指導 Tobias Frank
造型設計 Susann Emmrich、Nicole Förster、Romy Meier、Katja Schulze
服裝設計 Esther Walz
佈景師 Kerstin Grund
展開
聲音部門
Philipp Baur、Tschangis Chahrokh、Stephan Fandrych、Achim Hofmann、Bernhard Maurer、Max-Thomas Meindl、Michael Stancyk、Daniel Vogl 、Alexander Würtz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1] 

萬湖會議角色介紹

  • 萊因哈德·海德里希
    演員 菲利普·霍奇邁爾

    黨衞隊的二把手,萬湖會議的主持者,代表黨衞隊提出了可怕計劃:將生活在歐洲的1100萬猶太人送往東方,強制他們勞動,從而使體弱者因身體原因而被自然淘汰,而強壯者則被“處理”。在會議上,他耐心説服各部門放棄本部門的眼前利益,同意該行動由秘密警察統一領導。

  • 阿道夫·艾希曼
    演員 約翰尼斯·艾麥亞

    黨衞隊高級突擊大隊領袖,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是個不苟言笑的官僚。雖然在萬湖會議中他只有資格坐在後排座位,與秘書一起負責會議記錄,但實際上他親手製定了屠殺猶太人的方案。

  • 威廉·施圖卡特博士
    演員 Godehard Giese

    內政部國務秘書,不滿黨衞軍包攬處理猶太人事務。在處置混血猶太人的問題上,他態度強硬,與幾乎會議上的所有人都發生了衝突。原因除了作為猶太人法條的制定者,如果法條廢除會讓他“如同在辦室裸奔”外,他更要藉此向海德里希解釋混血猶太人問題的複雜性,指出只有“程序正義”才能避免“最終解決方案”可能引發的騷亂。

  • 約瑟夫·布勒博士
    演員 Sascha Nathan

    代表波蘭總督區參會,不斷抱怨“最終解決”的場所定在自己轄區,要求優先處理波蘭境內的200多萬猶太人,否則沒有能力接納從全歐洲轉運來的猶太人。最終,他如願以償。

  • 埃利希·諾伊曼
    演員 Matthias Bundschuh

    代表帝國元帥戈林參會,是負責德國經濟運轉的“四年計劃”的全權負責人。他提醒黨衞隊注意,如果將軍工部門工作的猶太技工運走,將影響到德國的戰時經濟。在得到黨衞隊的保證後,他便心滿意足,毫不關心剩餘的猶太人。

  • 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青格
    演員 托馬斯·洛伊布爾

    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他在會議尾聲猶豫着提出“最終解決”存在一個“道德”問題。在遭到眾人譏諷時,他辯稱自己所指的是大規模槍殺會給行刑的德國士兵帶來心理問題,他所期望的是德國人能以健康的身心返回故土。在艾希曼告知,黨衞隊“發現”了比槍決更為高效的“最終處理”方法——毒氣室後,他的顧慮被打消了。

  • 艾伯哈特·舍恩加特博士
    演員 馬克西米連·布魯克納

    黨衞軍波蘭克拉科夫安全局指揮官,在佔領區多次指揮有組織地屠殺猶太人的行動並以此為傲。在萬湖會議上,他與熱衷於高談闊論技術問題的柏林政府高官們格格不入。

  • 魯道夫·蘭格博士
    演員 Frederic Linkemann

    安全警察與黨衞隊情報機關在拉脱維亞佔領區的指揮官。他向海因裏希彙報了波羅的海三國將猶太人清除完畢的消息。在萬湖會議中,他與同樣來自東部佔領區的舍恩加特頗有共同語言。

  • 海因裏希·繆勒
    演員 Jakob Diehl

    萬湖會議上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的左膀右臂,指導艾希曼籌備會議,總是面色陰沉,説話簡明扼要,時時用審視的目光關注着與會的眾高官。

  • 馬丁·路德博士
    演員 西蒙·舒瓦茨

    代表外交部參加萬湖會議,雖然他在外交部的一些同僚反對黨衞隊“解決”所有猶太人的計劃,他卻持贊成態度,作為前交通行業從業者,他很期待將來與艾希曼的合作。

角色介紹參考資 [4]  [10] 

萬湖會議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22年
第六屆巴塞羅那聖約爾迪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
《萬湖會議》
獲獎 [5] 
德國電視獎
最佳電視電影
《萬湖會議》
[6] 
最佳編劇
Magnus Vattrodt、
Paul Mommert
最佳男演員
菲利普·霍奇邁爾
提名 [7] 
最佳導演
馬蒂·吉斯切內克
[8] 
CIVIS歐洲媒體融合 [11] 
CIVIS視頻獎
《萬湖會議》
獲獎
奧地利羅密電視電影 [9] 
最佳電影(電視/流媒體)
《萬湖會議》
最佳劇本(電視/流媒體)
《萬湖會議》
最受喜愛的演員
菲利普·霍奇邁爾
紐約電影節 [12] 
金獎(故事片)
《萬湖會議》

萬湖會議製作發行

宣傳
2023年6月5日,該片宣佈於6月9日登陸全國院線,同時發佈終極預告及海報 [13] 
製作發行方
製作公司
1.Constantin Television
2.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德國)
發行公司
1.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德國)
2.Österreichischer Rundfunk (奧地利)
3.Arti Film
4.Films4You
5.Menemsha Films
6.Pivot Pictures
7.Rai Movie
8.Swallow Wings(中國台灣地區)
9.The Klock Worx Company Ltd.(日本)
10.Canal+ Polska (波蘭)
11.RTV Slovenija (斯洛文尼亞)
12.Studio Hamburg Enterprises
上映情況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德國
2022年1月18日
奧地利
2022年1月24日
德國
2022年1月24日
波蘭
2022年2月22日
德國
2022年2月25日
荷蘭
2022年4月7日
西班牙
2022年4月26 [3] 

萬湖會議影片評價

《萬湖會議》海報 《萬湖會議》海報
該片是部有點奇特的德國電影,與2001年同題材英語片《陰謀》相比,該片將那種看似平靜之中的冷酷表現得不寒而慄,彷彿惡的鏈條纏繞在一架精密的屠殺機器 [10] (《環球銀幕》評)
該片用異常冷靜、剋制的手法對會議的全過程進行了展現。幾乎所有場景都在室內,全片使用簡潔明瞭的正反打鏡頭構成,以表明兩個以至多個對話者之間的關係。影片在很多問題上都給人以巨大的震動和反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會者集文明與野蠻於一身的程度之高,讓人費解。片中,每個人並非因為迴避,而是為了展現其文明程度而拒絕提及類似“屠殺”的字眼,並以“解決”代之;超過半數的人被冠以“博士”稱謂,卻沒有任何人對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否應該消滅猶太人提出質疑。可以看出,在會議開始之前,與會者就對希特勒提出的反猶主義抱以絕對贊同態度,接下來的問題只是怎樣做更好、更高效。極端且畸形的工具理性貫穿始終,給影片帶來十足的荒誕感。該片中工具理性的極致來自片中討論混血猶太人如何處置的段落,而從戲劇性的角度看,這一段落也是整部電影裏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堪稱“舌戰羣儒 [4] (《北京青年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