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萎靡

鎖定
萎,草木枯死。靡, 消失;通“糜”, 爛也。“精神萎靡”是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中文名
萎靡
拼    音
wěi mǐ
釋    義
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出    處
大亞洲主義

目錄

萎靡辨析

靡讀上聲,不可讀陽平。

萎靡詳細解釋

1.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到近幾百年以來,我們 亞洲 各民族才漸漸萎靡, 亞洲 各國家才漸漸衰弱。”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七章:“ 燕 ,你怎麼搞的?精神越來越萎靡。”
李二和《流浪的夢》思想的魅力:“思想恥於萎靡或逍遙在陽光裏,而總喜歡劃破黑暗的撕裂之聲。”
2.衰退
徐特立《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筆記》七:“如果沒有新的生產關係,生產力就註定要萎靡下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