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

鎖定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yman-alpha Solar Telescope,簡稱LST),是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有效荷載之一。主要用來觀測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1]  [4]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衞星發射升空,衞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3] 
中文名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
外文名
Lyman-alpha Solar Telescope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荷載簡介

LST的主要科學任務是觀測日冕物質拋射、耀斑以及暗條等劇烈的太陽大氣爆發活動,併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內日冕的觀測數據支持。
LST是一個儀器套件,包括全日面萊曼阿爾法成像儀和萊曼阿爾法和可見光日冕儀、全8面白光太陽望遠鏡三台觀測儀器和兩個導行鏡。LST的特色是能夠同時提供萊曼阿爾法和可見光波段的觀測,也將對全日面和1.1到2.5倍太陽半徑的內日冕進行成像觀測。
可見光是觀測太陽活動的常規窗口,LST則打開了一個新的觀測窗口,對2.5個 太陽半徑內的太陽進行萊曼阿爾法波段的常規監測,將填補國際上對該波段從全日面到內日冕連續觀測的空白。 [2]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功能特點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是我國第一台空間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不僅可以實現對太陽從日冕到內日冕的無縫觀測,還具備自動監測太陽耀斑暴發的能力,並且其觀測模式能夠自主轉換。同時,萊曼阿爾法譜線本身也是一個新的觀測波段窗口。 [5] 
主要技術指標 主要技術指標 [2]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發展歷程

FMG在軌觀測的局部單色像和磁圖(右邊)與懷柔地面全日面磁場 FMG在軌觀測的局部單色像和磁圖(右邊)與懷柔地面全日面磁場
2022年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公佈了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衞星“夸父一號”的首批科學圖像,這些圖像是“夸父一號”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3台有效載荷在軌運行2個月期間,獲取的若干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內外首次,在軌驗證了“夸父一號”三台有效載荷的觀測能力和先進性。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