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姆關節炎

鎖定
萊姆關節炎(Lyme arthritis)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通常在蜱叮咬後3~21天出現症狀,發生率50%~60%。萊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種以蜱為傳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體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萊姆關節炎是萊姆病的關節表現,1975年該病成批地集中發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Lyme鎮的兒童,因而得名。
中醫病名
萊姆關節炎
外文名
Lyme arthritis
就診科室
感染科
多發羣體
兒童、男性
常見病因
被蜱叮咬。
常見症狀
初起為充血點,輕度燒灼和瘙癢感;累及多個關節,呈遊走性,膝關節最多,受累膝關節腫脹、發熱,多復發等。
傳染性
傳播途徑
經蜱叮咬傳播

萊姆關節炎病因

萊姆關節炎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當人被蜱叮咬後,可將伯氏疏螺旋體注入皮膚,然後在叮咬局部形成紅斑。伯氏疏螺旋體可經淋巴進入局部淋巴結或經血行播散到眼、心臟、神經系統、關節及網狀內皮系統,繼而再播散到皮膚引起各種病變。

萊姆關節炎臨牀表現

萊姆關節炎多見於兒童,其次為壯年,男性多於女性。
1.皮膚表現
初起為充血點,由中心向四周環形擴大為直徑8~50mm的紅斑,邊緣鮮紅而中心色淡,扁平或稍隆起,表面光滑,偶有鱗屑,有輕度燒灼和瘙癢感,有時皮疹中心呈深紅色,有硬結、水皰或壞死。紅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軀幹、大腿、腹股溝及腋窩為常見。
2.關節表現
通常是以皮膚慢性遊走性紅斑為首發症狀,是萊姆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通常從1個或少數幾個關節開始,初呈遊走性,可先後累及多個關節,以膝關節最多,次為肩、肘、踝、髖及顳下頜關節,偶見指(趾)關節受累。
受累膝關節多表現為腫脹、發熱,但很少發紅,偶有少量積液。初發關節症狀一般持續1周,個別長達6個月。多數復發,復發關節症狀持續時間較短,約10%患者單側或雙側膝關節持續疼痛,行走困難,並有關節腫脹、滑膜肥大等慢性炎症表現,持續1年以上。有時損害可侵襲軟骨和骨,甚至使關節致殘。部分患者在早期尚有肌腱、腱鞘、肌肉或骨骼遊走性疼痛,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
3.其他表現
此外,還可出現心臟損害以及神經症狀。

萊姆關節炎檢查

  1. 實驗室檢查:伯氏疏螺旋體為本病病原體,分離培養出現病原體是診斷本病的金標準,血沉增快。血清特異性抗原抗體測定有助於鑑別診斷。
  2. X線檢查:積液期X線片可呈現關節間隙增寬,關節腫脹消退後很少遺有X線改變。
  3. 病理組織檢查:行滑膜活檢,可見滑膜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
  4. 心電圖檢查:心電圖呈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

萊姆關節炎診斷

臨牀診斷主要依靠典型的慢性遊走性紅斑和流行病史。但對那些缺乏皮損而只有神經、心臟或關節病變者診斷較為困難。

萊姆關節炎治療

  1. 對有關節腫脹、疼痛者,可給以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 對關節炎患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以青黴素為首選,如大劑量青黴素、氨苄西林、頭孢菌素等,早期,慢性遊走性結節紅斑在成人可首選四環素。
  3. 嚴重慢性關節炎,滑膜增厚,對抗生素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滑膜切除術。
  4. 對無症狀的血清抗體陽性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療。
  5. 對有神經損害和心臟病患者,宜用頭孢曲松,分2次靜脈給藥,療程3~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