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麗緣

(1999年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正月裏鄉下照例要做戲。這兩天大家見面的招呼一律都由“飯吃了沒有?”變成了“看戲文去啊?”閔少奶奶陪了我去,路上有個老婦人在渡頭洗菜,閔少奶奶笑吟吟地大聲問她:“十六婆婆,看戲文去啊?”我立刻擔憂起來,怕她回答不出,因為她那樣子不像是花得起娛樂費的。她穿着藍一塊白一塊的百衲襖,蹲在石級的最下層,臉紅紅的,抬頭望着我們含糊地笑着。她的臉型扁凹,臉上是一種風乾了的紅笑——一個小姑娘羞澀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曬乾了的。閔少奶奶一徑問着:“去啊?”老婦人便也答道:“去口歐!你們去啊?”
書    名
華麗緣
作    者
張愛玲 [1] 
類    別
散文
出版社
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9年3月1日
頁    數
479 頁
定    價
24 元
裝    幀
平裝(無盤)
ISBN
9787801201065 [1] 
發    行
上海《大家》月刊創刊號,1947年4月,收入《惘然記》

華麗緣作者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説、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華麗緣文章摘選

閔少奶奶便又親熱地催促着:“去啊?去啊?”説話間,我們業已走了過去,踱過高高低低的黃土隴,老遠就聽見祠堂裏“哐哐哐哐”鑼鼓之聲。新搭的蘆蓆棚上貼滿了大紅招紙,寫着許多香豔的人名:“竺麗琴,尹月香,樊桂蓮。”面對着隆冬的淡黃田地,那紅紙也顯得是“寂寞紅”,好像擊鼓催花,迅即花開花落。
唯其因為是一年到頭難得的事,鄉下人越發要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眾口一詞都説今天這班子蹩腳,表示他們眼界高,看戲的經驗豐富。一個個的都帶着懶洋洋冷清清的微笑,兩手攏在袖子裏,唯恐人家當他們是和小孩子們一樣的真心喜歡過年。開演前一天大家先去參觀劇場,提起那戲班子都搖頭。唯有一個負責人員,二三十年紀,梳着西式分頭,小長臉,酒糟鼻子,學着城裏流行的打扮,穿着栗色充呢長袍,頸上圍着花格子小圍巾,他高高在上騎在個椅子背上,代表官方發言道:“今年的班子,行頭是好的——班子是普通的班子。可是我説,真要是好的班子,我們榴溪這地方也請不起!
是哦?”雖不是對我説的,我在旁邊早已順帶地被折服了,他兀自心平氣和地翻來覆去説了七八遍:“班子我沒看見,不敢説‘好’的一個字。行頭是好的!班子呢是普通的班子。”
閔少奶奶對於地方戲沒什麼興趣,家下人手又缺,她第二天送了我去便回去了。這舞室不是完全露天的,只在舞台與客座之間有一小截地方是沒有屋頂。台頂的建築很花哨。中央陷進去像個六角冰紋乳白大碗,每一隻角上梗起了棕色陶器粗稜。戲台方方的伸出來,盤金龍的黑漆柱上左右各黏着一份“靜”與“特等”的紙條。右邊還高掛着一個大自鳴鐘。
台上自然有張桌子,大紅平金桌圍。場面上打雜的人便籠手端坐在方桌上首,比京戲裏的侍役要威風得多。他穿着一件灰色大棉袍,大個子,灰色的大臉,像一個陰官,肉眼看不見的可是冥冥中在那裏監督着一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