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麗吸蜜鸚鵡

鎖定
華麗吸蜜鸚鵡(學名:Saudareos ornatus)是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的鳥類。體長25釐米,體重100-120克。鳥體綠色,羽色鮮豔。前額、頭頂和耳羽上方為深藍紫色,耳羽下方紅色;下頦、喉嚨和胸部為橘紅色。上尾呈深綠色,尾羽外側有黃色邊框。外部尾羽的基部呈粉紅色。虹膜紅色,鳥喙橘色。幼鳥體色較淺,鳥喙較暗。
棲息於約1000米高的山區森林,經常出沒於沼澤森林以及有淡水的沼澤林區。偶爾會前往鄰近村落或是花園區活動。成對或聚小羣生活。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繁殖季在9-10月,通常每窩產3枚卵,孵化時間為27天。雛鳥晚成性。分佈於印度尼西亞。
中文名
華麗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
Saudareos ornatus
別    名
華麗鸚鵡
外文名
Ornate Lorikeet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Saudareos
華麗吸蜜鸚鵡
亞    科
吸蜜鸚鵡亞科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4] 

華麗吸蜜鸚鵡動物學史

1758年,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在其《自然系統》第十版中正式描述了華麗吸蜜鸚鵡,其二項式名稱是"Psittacus ornatus"。林奈的描述基於喬治·愛德華茲(George Edwards)在1751年的《罕見鳥類博物志》(A Natural History of Uncommon Birds) 中描述和繪製的"Lory Parrakeet"(吸蜜鸚鵡)。林奈錯誤地將地點指定為“美洲”,儘管愛德華茲曾表示這隻鳥來自“東印度羣島”(實際上是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 [6-7] 
華麗吸蜜鸚鵡以前被歸入"Trichoglossus"(吸蜜鸚鵡屬),但根據2020年發表的吸蜜鸚鵡分子遺傳學分析結果,該屬被移至新引入的"Saudareos"屬。 [8-9] 

華麗吸蜜鸚鵡形態特徵

華麗吸蜜鸚鵡體長25釐米,體重100-12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頭頂和耳羽上方為深藍紫色,耳羽下方紅色;頸背兩側飾有新月形的黃色斑塊。頭部後枕佈滿了大小不等的紅色斑點,帶有深藍滾邊;下頦、喉嚨和胸部為橘紅色,每片羽毛均帶有很寬的藍黑色滾邊;上體一般呈鮮綠色,披羽上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小斑點。一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的邊緣為黑色。翅膀內側覆羽黃色;除了覆羽是黃色和綠色的,腋窩黃色。下喉部和胸部有不同程度的紅底紫色條紋。下面的其餘部分是綠色的,有淡黃色的滾邊。尾巴內側黃色,翅膀的下面是黑色的,大腿黃綠色,腹部淺綠色,有深綠色條紋。黃綠色的尾下有亮綠色的尖端。上尾呈深綠色,尾羽外側有黃色邊框。外部尾羽的基部呈粉紅色。虹膜紅色,鳥喙橘色。幼鳥體色較淺,鳥喙較暗。 [1]  [3] 
華麗吸蜜鸚鵡

華麗吸蜜鸚鵡棲息環境

華麗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約1000米高的山區森林,偶爾會前往鄰近村落或是花園區活動;會避開密集的雨林低地區。經常出沒於沼澤森林以及有淡水的沼澤林區。它們還存在於樹林、正在再生的土地、林緣附近、分散的灌木叢中、包括椰子種植園在內的耕地中。它們通常喜歡空曠的地方,從不冒險深入原始森林。在主島的北部和中部,這些鳥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而在南部,它們可以爬到海拔1500米的地方。它們的首選棲息地在300-500米之間。 [3] 

華麗吸蜜鸚鵡生活習性

華麗吸蜜鸚鵡行為

華麗吸蜜鸚鵡主要成對或聚小羣生活。有時,當它們在果樹或森林邊緣覓食時,在比較高緯度的地區它們會和同屬中的黃綠吸蜜鸚鵡混羣。受益於穩定的氣候條件,這些鳥類一般是留鳥。在繁殖季它們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羣體活動,通常會聚集龐大的數量於充滿花朵的樹上覓食;華麗吸蜜鸚鵡生性活潑大膽,並不十分怕人,當它們覓食的時候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觀察;叫聲尖鋭刺耳,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吵雜的鳴叫,相當顯而易見。 [3] 

華麗吸蜜鸚鵡叫聲

在飛行中,華麗吸蜜鸚鵡會發出刺耳的“克雷特……克雷特”聲。它們還會發出高音調的“wee-ooo-wee”和各種口哨聲。整個曲目由尖鋭而不和諧的類似哭聲完成。所有這些叫聲都比黃綠吸蜜鸚鵡的叫聲不那麼沉悶,更沙啞,更有穿透力。 [3] 

華麗吸蜜鸚鵡食性

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10] 
該物種是素食鳥類:它們的大部分食物包括花蜜、花粉和水果。覓食時,這些鳥會大量集中在開花的樹木上。柚木屬和木麻黃屬樹木的種子也可供食用。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野草種子等為食。 [3] 

華麗吸蜜鸚鵡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羣島、西南羣島、摩鹿加羣島(馬魯古羣島)、東帝汶等島嶼。 [2] 
華麗吸蜜鸚鵡分佈圖 華麗吸蜜鸚鵡分佈圖 [2]

華麗吸蜜鸚鵡繁殖方式

在野外華麗吸蜜鸚鵡的繁殖季為9月;多數鳥類在9-10月處於繁殖狀態。通常每窩產3枚卵,孵化時間為27天。雛鳥晚成性,孵化後親鳥仍會照顧幼鳥14天左右。 [3] 
人工繁殖華麗吸蜜鸚鵡的難度不高,可以提供20×20×30釐米的厚木巢箱。一次會產下2枚卵,偶爾也會產下3枚,但不是每枚都會順利孵化;孵化期26-27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8-10周;幼鳥羽毛長成後親鳥還會餵食它們約14天,之後應該把幼鳥取出手養,否則親鳥會因為要驅逐幼鳥而攻擊咬傷它們。 [1] 

華麗吸蜜鸚鵡保護級別

華麗吸蜜鸚鵡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10月1日——無危(LC)。 [2] 

華麗吸蜜鸚鵡種羣現狀

據描述,華麗吸蜜鸚鵡很常見,在當地非常常見,總種羣數量超過50,000只(Juniper and Parr 1998年)。
趨勢解釋:該趨勢尚未量化,但由於該物種受到一些誘捕壓力,因此可能正在緩慢減少,儘管它不需要原始森林,但在低地最常見,因此可能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影響。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