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語紀錄片節

鎖定
華語紀錄片節是張虹、鄭傳鍏、林偉鴻在2007年創辦的展映和研討交流會,2008年改名為華語紀錄片節。
中文名
華語紀錄片節
創辦人
張虹
鄭傳鍏
創辦人
林偉鴻
創辦時間
2007年
類    別
展映和研討交流會

華語紀錄片節組建過程

關於這個詞條的確很難編輯,只能摘取一段深圳晚報的實時採訪給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華語紀錄片節的組建過程。
■ 本報記者 梁羣
在開幕影片的放映結束後,“華語紀錄片節”總監張虹、評委鄭傳鍏、林偉鴻來到圓筒現場,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交流。之後,本報記者跟他們三人進行了聊天式的採訪,瞭解到關於“華語紀錄片節”是怎麼誕生的,它如何走過這三年,作品選擇和入圍情況等一些背後的故事。
●張虹,香港紀錄片導演。1999年開始拍攝紀錄片,第一部作品為《看不見的女人》。2002年完成《平安米》及《中學》,2003年攝製《搬屋》。《平安米》獲2002年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組金獎及大獎。
●鄭傳鍏,電影愛好者及自由撰稿人,文章見於《信報》、《大公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站等,“華語紀錄片節”選片人。
●林偉鴻,香港資深攝影記者,曾獲多項國際攝影大獎,曾為某香港知名報館攝影部主任。現為張虹紀錄片攝影師,“華語紀錄片節”選片人。

華語紀錄片節沒有獎金比賽

張虹:
這是個沒有獎金的比賽
談及為什麼要辦這個“華語紀錄片節”,拍了8年紀錄片的張虹説那要回到2007年,她聽説內地也開始有人拍紀錄片,偶然看到幾部,嚇了一跳,“因為以前都沒聽説過,我竟然一直都不知道有這樣好的片子存在,真是慚愧。”後來張虹瞭解到,因為這些作品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影展,所以就像王昭君起初那樣默默無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虹和夥伴們興起了辦“華語紀錄片節”的念頭。2007年開始,他們搞了一個很小的展映和研討交流會。放了不到10部片子和兩場研討會,反應還不錯。2008年就改為華語紀錄片節了。
張虹説,香港人很少接觸紀錄片,很多電影工作者也不例外,大家對紀錄片也有很多成見:技術粗糙,無美感可言;非常嚴肅、沉悶。“其實好的紀錄片既可以講嚴肅的問題,又可以優美動人。”張虹説他們辦影展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能讓香港觀眾認識及欣賞紀錄片,使得香港這個只講物質的社會,多一點藝術氣息。
“我們這個紀錄片節是一個比賽,最後評出冠、亞、季軍,但卻是個沒有獎金的比賽。”張虹説,因為這個活動沒有商業價值,所以不會有什麼商業機構支持他們。“第一、第二屆的錢是政府給的,你提一個計劃,他們會給50%~60%的資金,另外一半就自己去找咯,那要找不到就只能把計劃用更少的錢來實現咯。”實際情況是,那些錢往往不夠。那怎麼辦?張虹説,所以他們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工錢的,甚至一些評審也是不給錢的。“比如導演許鞍華、作家龍應台,都給我們做過評審。只能靠朋友幫忙啦!”
因為第一屆的艱辛,張虹和夥伴們對於該不該繼續很猶豫,“但很多朋友説‘你們辦得很好呀,繼續吧’。正因為身邊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我們硬着頭皮做了下來。”因為沒有資金來源,你怎麼生活呢?接到記者的這個問題,張虹回答得很乾脆:“借債。我背了很多債,有時候也做點其他的工作掙錢清一些債,但現在身上還有債。”張虹還告訴記者,第二屆“華語紀錄片節”時,一個做啤酒代理的朋友給了他們好幾大箱啤酒,雖然覺得紀錄片節跟紅酒更搭一些,但是還是很開心地接受了。“有就很高興了,又不用花錢。”
張虹説,對於紀錄片,她有一種深沉的愛。“拍攝紀錄片可以去了解不曾瞭解的事情,對我而言是在上課,是一種教育。”

華語紀錄片節紀錄的方式

鄭傳鍏:
用紀錄的方式講故事
作為評審,鄭傳鍏説他是以看電影人的身份來選擇片子的。“看導演如何把素材組織成一個故事來論説,紀錄片的好壞就看導演如何用他拍攝得到的素材來講故事,故事講得精彩説明導演的功力到位。”鄭傳鍏説,在上百部長短參賽作品挑出12部入圍者的過程,就像是把華人社會的不同面相、種種問題翻看一遍。對於他來説,評價這些作品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在議題的價值和拍攝者的技巧取得一個平衡。紀錄片常常會把拍攝者和被拍者的關係拉得十分緊密(當然兩者根本是親屬又另計),這種關係有時甚至可以在作品明顯地看到。電影人如何抱持不卑不亢的態度,和被拍攝者維持一個適當的距離,是曾從事新聞工作的他所在意的。評審的過程,對他來説其實是一個再次思考問題的機會。
鄭傳鍏説,對片子的評審其實是很主觀的,他個人的口味偏向於社會性、歷史感的片子。在三年的評審過程中,鄭傳鍏發現一個現象:內地的題材很好,但很多導演不會講故事,不會做結構,剪輯也相對粗糙一些。

華語紀錄片節林偉鴻

作為長期與張虹合作的攝像師,林偉鴻説他選片子最主要看片子透出來的感情,真的感情是可以直達人心的。他也很介意導演是用何種視角來進行拍攝,是平視、俯視還是仰視。他還很介意導演對事情發展的介入,“如果導演的行為改變了事情的發展,那在我這會得到比較低的分數,但如果是促成事情的發展,那是可以的。”
林偉鴻説,“華語紀錄片節”只收納兩年內講述華人世界的紀錄片,比較集中地展現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的現狀、文化、歷史。林偉鴻説,“華語紀錄片節”舉辦的3屆,最後出來發現獲獎的多是內地和台灣的,很多朋友就問他:怎麼香港辦的紀錄片節,沒有香港的片子獲獎?“香港參加的片子就少,入圍的就更少了,我們選取的方向也是想盡量各地都有,但也不能為了平均而放棄好的片子來選擇香港的片子呀!”
作為攝影師,林偉鴻説拍攝紀錄片對他的吸引力來自真實生活很有趣,可以看到人生百態,衝擊性比劇情片還要強。“紀錄片提供的素材比故事片多很多,真實的生活比編出來的戲劇更加離奇。”

華語紀錄片節華語紀錄片

「採風電影」主辦的第七屆「華語紀錄片節」放映來自中、港、台44部優秀作品。總共有194部影片報名,其中有28部本地創作入選,數目為歷屆之冠,是影展的特色。為此本機構特別增設「香港紀錄片獎」,以茲鼓勵。凡長度三十分鐘或以上的本地作品,皆有資格競逐該獎。今屆影展共有九部影片入選。
香港作品選
展出的香港影片共有28部,其中包括「青年紀錄片計劃」中的作品,有講述露宿者生活的《韋成奇》;有殘障人士和癌病患者的勵志故事《強》及《人生馬拉松》;有探討長者院捨生活的《老人院》;也有年輕導演省視內心世界的《苦路》及《32 + 4》。
其他入選作品包括探討農業與社會運動的《稻米是如何鏈成的》;《好風景》嘗試深入瞭解五位年輕女性對社會及人生的看法;《戲夢凡生》則是一位粵劇迷的奮鬥故事;最後是居港新疆導演回鄉拍攝一條偏遠村莊歷史的《黑山︰遙遠的村莊》。
競賽影片
今屆長、短片組共有15部影片競逐獎項,其中香港作品佔兩部,包括《韋成奇》及《黑山︰遙遠的村莊》。台灣八部:有講述生育和婚姻問題的《人間世》;分析環境污染的《空襲警報》及《黑》;勵志感人的《少年鼓手》和《台灣黑狗兄》;記錄獨立樂團在鄉間辦音樂會的《南吼音樂季》;描寫過埠新娘回蒙古省親的《零下四十度的思念》及少年導演探討教育理念的《學習的理由》。中國大陸有五部作品參賽,包括繪畫基層人物生活的《四哥》、《廟》及《亞當之子》;以甘肅沙塵暴為題的《風沙線上》和老作家憶述勞改歷史的《格拉古之書》。這批競賽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各異,反映兩岸三地現時的社會風貌。
影展的頒獎禮定於9月20日(六)下午五時假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屆時會揭曉長、短片組及「香港紀錄片獎」的得獎名單。
台北紀錄片工會推薦作品選
「台北紀錄片工會」為本機構一個主要海外夥伴,工會推薦導演湯湘竹、周美玲和劉芸後來港參展。湯湘竹的《餘生──賽德克.巴萊》由魏德聖監製。導演走訪當年霧社事件後,僅存的賽德克人後裔,並跟隨他們返回族人的發源地,找尋族中的神石與祖靈。
周美玲則帶來兩部主題回異的作品,其中《私角落》與劉芸後合導,影片用抽象的畫面、詩意的旁述,帶領觀眾走入台北同志圈中最隱私的角落,深入探討大都會中,女女、男男的情慾愛恨,及其面對的歧視和壓力,本片面世時引起極大的迴向。另一部作品《極端寶島》則走到台灣最邊緣的四個角落,將從最東的清水斷崖、最西的濁水溪出海口、最南的恆春半島到最北的基隆港灣的四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合拼成一幅獨特而動人的寶島風情畫。
《長洲志2014》
《長洲志2014》是「青年紀錄片訓練營」的結業作品。學員們在長洲接受八天的密集訓練,流盡了汗水,最後拍出了十部趣味盎然的小島故事,包括有描寫人物的《牛哥》、《蛇仔》、《郵差》、《魚仔小結他》及《一家大細》;也有講述傳統工藝的《藝承》及《友聯花牌》;描繪島上人生百態的《碼頭》和風趣的《長洲賓客人數多》等。
座談會
除放映外,影展會舉行四場座談會,首場於8月22日舉行,由台灣著名導演賀照緹與本地導演張虹主講,兩人從女性角度暢談紀錄片創作。
8月29日的第二場座談會則邀請多位香港新秀,討論本港紀錄片發展前景。
9月9日的第三場座談會名為「紀錄片與社運」,邀得剛獲「台灣電影獎」百萬首獎及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李惠仁來港作嘉賓。李導演為資深傳媒人,近年一直從事調查報導式的獨立創作,在前陣子拍攝「太陽花運動」時曾被捕。
最後一場座談會在9月21日舉行,由來港參加影展的台灣導演,剖析當地紀錄片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