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實蕨

(實蕨科實蕨屬植物)

鎖定
華南實蕨(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是實蕨科、實蕨屬土生蕨類植物。根狀莖粗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灰棕色,近全緣。葉簇生;葉柄上面有溝,疏被鱗片;不育葉橢圓形,一回羽狀;羽片下部的對生,近平展,有短柄;頂生羽片基部三裂,側生羽片闊披針形,葉草質,兩面光滑;葉軸上面有溝。能育葉與不育葉同形而較小,孢子囊羣初沿網脈分佈,後滿布能育羽片下面。
分佈於中國浙江 、江西 、台灣、福建、海南 、廣西、雲南 。日本、越南也有分佈。生長於海拔50-1500米密林下樹幹基部或岩石上。喜蔭,生長適温16-28℃,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喜濕潤。
華南實蕨的全草藥用。微澀,涼。入肝、肺二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毒蛇咬傷、局部破潰、紅腫瘡痛。用於治療血熱、血不循經而溢出於外的吐血癥。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華南實蕨
拉丁學名
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真蕨目
實蕨科
實蕨屬
華南實蕨
命名者及年代
(Cop.) Ching,1934

華南實蕨形態特徵

華南實蕨
華南實蕨(7張)
土生植物。 [2]  根狀莖粗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灰棕色,先端漸尖,盾狀着生,粗篩孔狀,近全緣。葉簇生;葉柄長30-60釐米,上面有溝,疏被鱗片;葉二型: 不育葉橢圓形,長20-50釐米,寬15-28釐米,一回羽狀;羽片4-10對,下部的對生,近平展,有短柄;頂生羽片基部三裂,其先端常延長入土生根;側生羽片闊披針形,長9-2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圓楔形,葉緣有深波狀裂片,半圓的裂片有微鋸齒,缺刻內有一明顯的尖刺;側脈明顯,開展,小脈在側脈之間聯結成3行網眼,內藏小脈有或無,近葉緣的小脈分離;葉草質,幹後變黑色,兩面光滑;葉軸上面有溝。能育葉與不育葉同形而較小,寬7-10釐米;羽片長6-8釐米,寬約1釐米。孢子囊羣初沿網脈分佈,後滿布能育羽片下面。 [3] 
孢子:華南實蕨孢子極面觀為長圓形,赤道面觀圓形。孢子大小為40微米×30.5微米。孢子單裂縫,外壁具疣塊狀紋飾。 [4]  [7] 

華南實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1500米密林下樹幹基部或岩石上。喜蔭,生長適温16-28℃,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喜濕潤。 [5] 

華南實蕨分佈範圍

華南實蕨
華南實蕨(5張)
分佈於中國浙江(樂清)、江西(全南)、台灣(台北、宜蘭、新竹、台中、南投、高雄、平東、台東)、福建(永清、福清、福州、永泰、南靖、龍巖)、廣東(大埔、曲江、始興、英德、寶安)、海南(瓊中、陵水、瓊海、崖縣)、廣西(容縣、十萬大山、大苗山)、雲南(西雙版納)。日本、越南也有分佈。 [3] 

華南實蕨生長習性

  1. 孢子萌發:孢子接種5-8天后,吸水膨脹呈圓球形,光鏡下可見大量的葉綠體填充在孢子內。同時孢子外壁被撐破、脱落,接種8-10天,孢子內可見1-2個大而明顯的淡黃色油滴,直徑約為10微米,此時孢子內的葉綠體數量增加,體積變小。培養12天左右,孢子一側向外延長,形成一條初生假根,直徑約為7微米,形成初期孢子與假根相通,基部略有膨大,無色透明。
  2. 絲狀體:孢子接種14天左右,發育至絲狀體階段。絲狀體細胞數2-5個細胞不等。3細胞絲狀體,頂端細胞略小,葉綠體豐富,基原細胞較大,仍有油滴存在。部分原絲體的原葉體母細胞橫分裂形成的兩個細胞,與基原細胞形成“三角形”狀的原絲體,此時孢子壁宿存,隨後有可能發育成分支的絲狀體。少數絲狀體細胞排成兩列。隨着發育的進行,絲狀體頂端細胞形成初期的毛狀體。毛狀體中的葉綠體分佈較絲狀體細胞少,毛狀體中葉綠體的大小、顏色與絲狀體中的幾乎相同。
  3. 片狀體:孢子接種22-25天左右,絲狀體細胞發育至3-6個細胞時,頂端細胞開始第一次縱向分裂,形成最初的片狀體。片狀體的頂端細胞向外凸起形成毛狀體,此時的毛狀體與片狀體的頂端細胞有明顯的分界,毛狀體中葉綠體的數量明顯比片狀體中的少。隨着發育的進行,在幼片狀體的頂端細胞分裂的中心位置,形成生長點。生長點細胞較片狀體細胞小,此時的毛狀體數量增多且分佈在生長點周圍。再經過2-3天的發育,生長點處的細胞分裂速度加快,並形成凹陷。
  4. 原葉體:孢子接種32天左右幼原葉體形成,幼原葉體呈長條形,基部較尖,毛狀體稀疏的分佈在生長點附近及細胞邊緣。隨着翼片的增大,生長點凹陷不斷加深,幼原葉體發育成對稱的成熟心形原葉體,此時兩翼大而寬闊,於生長點上方相接,翼緣毛狀體分佈較密集。
  5. 細胞及葉綠體:華南實蕨成熟原葉體的兩翼邊緣細胞多為四邊形,靠近基部的邊緣細胞多為長條狀。位於兩翼中部的營養細胞多為五邊形或六邊形,基部細胞多為長菱形。壞死細胞分佈於原葉體的各個部位,可能是受到細菌侵染或機械損傷,還可能是由於細胞營養供應不足而老化死亡。由於營養供給不足而老化死亡的細胞,細胞內葉綠體聚集,體積縮小,顏色變淡。華南實蕨的葉綠體為規則的球形,初期的毛狀體中也有葉綠體的存在。大部分營養細胞中的葉綠體,在光線較暗的條件下,主要集中在細胞表面,以最大的表面積吸收光能。
  6. 毛狀體:華南實蕨的毛狀體最早出現在絲狀體時期的頂端細胞上。成熟原葉體時期的毛狀體數量較多,配子體邊緣及表面均有分佈。毛狀體主要為長棒狀。邊緣細胞細胞產生的毛狀體發育成熟後,在其頂端產生帽狀分泌物,分泌物將毛狀體頂端包裹呈球形,分泌物形成初期顏色較淡,與毛狀體頂端的界限十分清晰。3-5天后分泌物的顏色逐漸加深。原葉體基部邊緣的毛狀體,形態有較大的變化:個別毛狀體由兩個細胞組成,它們的生長方向呈90°角,與原葉體邊緣細胞連接的毛狀體細胞內幾乎沒有葉綠體存在,而毛狀體的頂端細胞中有較多的葉綠體。刺狀毛狀體出現在成熟配子體時期,其內部無葉綠體,頂端不具分泌物。原葉體背腹表面有少量毛狀體存在且多為乳頭狀。毛狀體與營養細胞連接處平滑,基部無明顯基座,少數毛狀體頂端彎曲。 [4] 

華南實蕨主要價值

華南實蕨的全草藥用。微澀,涼。入肝、肺二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毒蛇咬傷、局部破潰、紅腫瘡痛。用於治療血熱、血不循經而溢出於外的吐血癥。 [6] 
參考資料
  • 1.    華南實蕨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8-03]
  • 2.    實蕨屬  .中國植物誌[引用日期2020-08-03]
  • 3.    華南實蕨  .中國植物誌[引用日期2019-12-19]
  • 4.    張笛.多羽實蕨及其近緣種配子體和胚胎髮育的研究[D].哈爾濱師範大學.2011年:9-23
  • 5.    徐曄春主編.觀葉植物1000種經典圖鑑 終極版[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26
  • 6.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 下[M].哈爾濱出版社.1993:708
  • 7.    華南實蕨|Bolbitis subcordat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