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

鎖定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的前身為建校後設立的體育組。復辦後又稱為體育教研室。1982年12月體育教研室更名為體育部。2008年6月學校在原體育部的基礎上成立體育學院,正式建院面向海內外招生。 [3] 
學院設有本科專業為運動訓練和體育教育(面向海外招生),2013年學院獲批體育產業管理碩士點,2014年正式面向海內外招收研究生,2016年開始招收體育碩士研究生。學院目前擁有“福建省運動科學與健康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省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以及“體育科學與健康研究中心”“體育產業管理研究中心”兩個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5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10人,擁有10多名國際級、國家級裁判員,12名教師擁有海外學習交流的經歷。 [4] 
中文名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
校    訓
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藝術
屬    性
省重點
現任校長
賈益民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師資力量

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職稱比例達42%;博士2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2人,在讀碩士6人。10多位教師為國家級、國家一級裁判員。他們愛崗敬業,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與訓練水平高、體育科研能力強。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辦學水平

學院堅決貫徹學校“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樹立“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本着“寬容為本,和而不同”的校園精神,確立教學中心地位,以深化教改為龍頭,帶動體育科研、全民健身、競技體育諸方面協調發展。學校體育工作生機盎然,成績喜人。在國務院僑辦的關心支持和學校領導的重視下,2006年獲得教育部批准創辦了體育教育專業。該專業面向海內外招生,2008年學院迎來了首批東南亞和國內的學生。經過四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以籃球競技體育項目為龍頭,以龍舟、武術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亮點,以户外運動等休閒體育項目為拓展方向的專業特色。學院公共體育教學成果裴然,為了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號召,我們以“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推進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努力探索“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新模式,課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連續三屆被教育部授予“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榮譽稱號,成為福建省高校唯一三次連獲此殊榮的高等學校。此外,學校還被原國家體委授予“全國羣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稱號;特別值得驕傲的是,學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籃球、足球、羽毛球、田徑、游泳等五個項目高水平運動隊資格的高校。學校競技運動水平節節攀升:校羽毛球隊與“八一”隊和廈門市體育局合作共建,成績喜人,參加全國第八屆至第十四屆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連連摘金奪銀。2008年5月,校羽毛球隊代表中國大學生參加在葡萄牙布拉加舉行的第十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榮獲團體冠軍,學校體育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夢想由此變成了現實。特別值得驕傲與自豪的是:在第三十屆奧運會上,我校學子林丹、李雪芮、諶龍摘取了兩金一銅,實現了我校學子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校男子籃球隊勇奪第二、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三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冠軍和第四、第十四屆亞軍,實現了“四連冠”,成就了“七冠王”;在CBA-CUBA青年籃球對抗賽中奪得一次冠軍,兩次亞軍;校田徑選手代表福建省高校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一舉奪得四枚金牌。如今的華僑大學高水平運動隊已經成為華僑大學對外的一張名片,以林丹、李雪芮、諶龍、汪鑫 [1]  、謝荔梅為首的華僑大學運動健兒在奧運會、亞運會等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佳績頻傳,大大地提高了學校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體育學院全體教職工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秉承“和諧、拼搏、創新”和“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力創華僑高等教育體育事業的新輝煌!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行政機構

院長:程一輝 教授
負責:學院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運動隊、國際交流與合作、龍舟基地建設、財務和行政等全面工作
副院長:王 振 副教授
負責:本科教學、科研、實驗室建設工作
副院長:吳桂寧 副教授
負責:高水平競賽與訓練工作、廈門校區工作
黨委副書記:賴志淮
負責:黨建工作、學生工作、安全工作
院長助理:邢尊明 副教授
負責:協助院長研究生教育工作、協助廈門校區工作
辦公室主任:魏昭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