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菩提行

鎖定
菩提行,又名入菩薩行《入菩薩行論》,是説明菩薩如何修行的要典。菩提行有十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作品名稱
菩提行
作品別名
入菩薩行論
文學體裁
頌文
簡    述
説明菩薩如何修行的要典

菩提行本論簡述

本論文體全以頌文寫成,所以又名千頌。但通行的藏文本,只有九百一十三頌零三句。除第一頌皈敬三寶,第二第三頌説明造論的因由外,其餘的頌,共分十品,分別説明發菩提心和修菩薩行的方法。説發菩提心的有四品,説修菩薩行的有六品。

菩提行十品簡述

第一,《贊菩提心功德品》,共有三十三頌,分兩大科。一、菩提心的勝利,説明一切被業和煩惱所繫縛的眾生,只要能發菩提心,一剎那間,就能稱為佛子,就可受人天的供養,廣贊勝利,無量無邊。二、菩提心的種類,説菩提心有兩種,即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為利他故願成佛"的心是願心,為施等波羅蜜多向着成佛的路上走去的心是行心。
第二,《懺罪品》,共有六十五頌,分四大科。一、供養。是用大自然中的無主物山水森林等和有主物乃至自身為供物,供養三寶。二、禮敬。以觀想我身變為無量身,到諸佛剎土而作禮拜,並於現前塔廟、和尚、阿闍黎前,也作恭敬禮拜。三、皈依。從今日起,直到獲得菩提果位,皈依一切如來、正法、菩薩眾會。四、懺悔。由具足四力門懺悔業障。(一)能破現行力。即從無始以來直到今生,由於愚痴,對"殊勝境"--父、母、師長等所作的一切罪業,發至誠心,於導師(佛)前,發露懺悔。(二)依止力。思維所造罪業,即從今日,皈依佛、法、僧三寶,如教而行。(三)對治現行力。説三毒的大病,唯有大醫王佛所説的教法,才能醫治。應從今日,依佛説法而修對治。(四)遮止罪惡力。 對所造的性罪或者遮罪,心生追悔,於佛菩薩前,恭敬禮拜而作懺悔,以後,決定不造。
第三,《總持菩提心品》,共有三十三頌零兩句,分三大科。一、加行。是在發菩提心以前先集順緣資糧,隨喜一切善法,見有作世間功德和修解脱的正因或由修持能得無上菩提的善法,都心生歡喜隨喜讚歎。二、正行。是正發起菩提心的方便。為作眾生的現時和究竟的利益,發起菩提願心和行心,並依次學習菩薩學處等。三、結歸。是總結髮心以後的功德。想這一生,能發菩提心,從此生於佛的種族中,得名菩薩了。願望得到實現,心中歡喜,常受安樂。
本品上半品所説的隨喜功德等,就是集積順緣資糧,結合第二品的《懺罪品》,就是淨違緣障。由修習這兩個前方便以後,下半品才説明發起二種菩提心的方便。這樣正適合於三士道的修習次第,先修共下中士道,然後才修上士道。
第四,《不放逸品》,共有四十八頌,分三大科。一、棄捨菩提心的過失。説明發菩提心,是經過多次思維其功德以後,才發起的。如果棄捨菩提心,就是欺騙諸佛和一切眾生,應墮惡趣。經常思維這些道理,不令菩提心衰退。二、應勤舍罪業。説明菩提心衰退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喜作善而喜造惡業。既得難得的人生,就應勤修善法,三、應斷除煩惱。説明惡業是由煩惱生起的,所以應當勤求斷除煩惱。對於煩惱,如對死敵作戰一樣,不怕艱苦,勤修善法,勤學菩薩行來對治它。
第五,《守護正知品》,共有一百零九個頌,分三大科。一、守護心的方便。説明要守護心住於善所緣時,必須守護正念和正知。若離正知,則妄念生,不僅將已生的善財奪去,並且障礙未生的善法,不令生起,甚至摧折能得解脱的慧命。守護正知還須正念,要以正念之繩,繫心象於善所緣的柱上,不令散亂。二、怎樣生起正念。説明生起正念,須要依止善知識,聽從善知識的指示和教導,激發自羞的慚和怖畏他人毀謗的愧,並且相信異熟果報。由具有這些善因,就能生起正念,然後由正念守護正知,以正知防護自心,不令散亂。三、怎樣守護三聚戒。先説守護律儀戒,就是觀察身語的行為及造業前的等起心(動機),不令有過失(煩惱)。其次説明守護攝善法戒,應思維身是不淨,不應貪着,但可用作修善的工具,依此得渡輪回大海,到達彼岸而成佛。其次説明怎樣守護饒益有情戒,應當常以財、法施與有情,隨護有情心,不令三業染罪。
第六,《安忍品》,共有一百三十四頌,分兩大科。一、瞋恚的過失。常懷瞋恚的人,身心經常是痛苦的。一念瞋心,即能摧毀善根。二、修忍的方法。當思在輪迴中,苦多樂少。若因不忍小苦而造惡業,則將來生於惡趣的苦,更是不可想象。瞋恚是不順善法的,當以修忍的方法,防止瞋恚的為害。
第七,《精進品》,共有七十六頌零三句,分兩大科。一、思維精進相違品的過失。説明懈怠就是精進的相違品。懈怠有兩種,一是對於善法能做而不去做。二是貪着庸俗無義利的事,空過時日。二、修習精進的方法。當思維已得的人身,終歸死亡,應當常時警惕,不要貪着睡眠懈怠。為求菩提,成就自他大利,當勤精進。
第八,《靜慮品》,共有一百八十七頌,分三大科。一、靜慮相違品的過失。靜慮的相違品就是世間憒鬧和顛倒分別。即顛倒分別對於五欲受用執以為樂,不淨之身執以為淨。思維這些過失以後,當於靜處生起愛慕。二、住於靜處的勝利。説明住於森林靜處,資具簡單,少欲知足,修習靜慮與菩提心。三、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先修自他同等,然後修自他相換。修菩提心的菩薩,當給一切人以安樂和除一切人的痛苦。自他既是同等,是可以相換,以愛執自己的心轉移到他人身上,將自己的身財善根,佈施給一切有情。
第九,《般若品》,共有一百六十七頌零一句,分兩大科。一、二諦的建立。由破其實事師等所説的實有而成立中觀性空的説法。否認經部師説色等境是現量所得是實有,以及唯識師所説心為實有,主張心境等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自性本空。二、廣説修二種無我的方法。分為二,(一)廣説修補特伽羅無我。説明補特伽羅有兩種,俱生我執和分別我執,以觀察六大非我的方法來破除我執。(二)廣説修法無我。先由四念處説明法無我,其次用緣起為因,成立一切法無自性。
第十,《迴向品》,共有五十七頌零一句,分兩大科。一、總迴向,願以造論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共同趣入菩薩行。二、別迴向分三。(一)為利他迴向。(二)為自利迴向。(三)為安樂的生源,廣弘教法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