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根譚

(2020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

鎖定
《菜根譚》是2020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洪應明、李偉。 [1] 
中文名
菜根譚
作    者
洪應明,李偉
出版時間
2020年6月1日
出版社
崇文書局
頁    數
251 頁
ISBN
9787540356859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菜根譚內容簡介

《菜根譚》為明朝人洪應明所作。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菜根譚》的成書和刊行時間大約在萬曆中後期,此時的明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朝綱廢弛,宦官專權,黨禍橫流,內憂外患不堪忍受。面對這種社會現實,有識之士的內心異常苦悶,無法從當時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脱出來,於是他們就訴諸筆墨,以澆心中塊壘。嚴格説來,《菜根譚》並不是一部有系統的、邏輯嚴密的學術著作,而是對人生立身處世經驗的總結。
全書採用語錄體的形式,分為上、下兩卷,共360條。每條均由排比或對仗的短句組成,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既便於理解,又易於誦讀。
書中的處世警句來源豐富,既有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又有從先哲格言、佛家禪語、古典名句、俗語諺語中演化而來的精彩文句,辭藻秀美,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從內容上看,《菜根譚》涉及的範圍極為廣泛,幾乎涵蓋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問題,就如其原序中説的:“其間有持身語,有涉世語,有隱逸語,有顯達語,有遷善語,有介節語,有仁語,有義語,有禪語,有趣語,有學道語,有見道語。”全書以道德修養為核心,把修身養性作為以不變應萬變的基本原則,對世間萬象作面面觀,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個人修身、齊家,人們都能於此書中有所獲益。
從書中反映出的作者思想而言,它不是單一的,而是儒、釋、道三者的有機合一,其間既有儒家所強調的中庸之道、養心之説,又有佛家的四大皆空、慈悲為懷的思想,同時還有道家所倡導的清靜無為、人法自然的觀念。當然,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菜根譚》,就會發現書中有些言論過於消極、頹廢,不符合客觀歷史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要善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做到揚長避短、古為今用。
宋人汪信民説:“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希望大家在咀嚼菜根的過程中能有所體味,心智有所提高。

菜根譚圖書目錄

上卷
棲守道德毋依阿權貴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心地光明才華韞藏
出污泥不染明機巧不用
聞逆耳言懷拂心事
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閒時吃緊忙裏悠閒
靜坐觀心真妄畢現
得意早回頭拂心莫停手
志從淡泊來節在肥甘喪
田地放寬恩澤流久
路留一步味減三分
脱俗成名減欲入聖
俠心交友素心做人
利毋居前德毋落後
忍讓為高利人利己
矜則無功悔可減過
美名不獨享責任不推脱
功名不求盈滿做人恰到好處
誠心和氣勝於觀心
雲止水中動靜適宜
責惡勿太嚴教善勿太高
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
伸張正氣再現真心
事悟痴除性定動正
志在林泉胸懷廊廟
無過是功無怨是德
憂勤勿過待人勿枯
原其初心觀其末路
富貴宜厚智宜斂藏
登高思危少言勿躁
放得功名即可脱俗
偏見害人聰明障道
知退一步加讓三分
不惡小人有禮君子
正氣清名留於乾坤
降魔先降心馭橫先馭氣
教育子弟要嚴交遊
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不可濃豔不可枯寂
心領神會全神貫注
勿以長欺短勿以富凌貧
中才之人高低難成
守口應密防意應嚴
責人宜寬責己宜嚴
幼時定基少時勤學
君子憂樂亦憐煢獨
濃夭淡久大器晚成
靜中真境淡現本然
……
下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