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菖蒲科

鎖定
菖蒲科為單子葉植物菖蒲目下的一科。本科有1屬2種,分佈於亞洲、北美洲的温帶、亞熱帶地區,以及熱帶亞洲,歐洲引進栽培 [3]  。根莖具氣味,可供藥用。
中文名
菖蒲科
拉丁學名
Acoraceae Martinov
植物界
亞    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輪藻總門
木賊門
亞    門
木賊亞門
木蘭綱
亞    綱
百合亞綱
超    目
菖蒲超目
菖蒲目
菖蒲科

菖蒲科分類地位

菖蒲科植物
菖蒲科植物(4張)
菖蒲科雖然自1820年即被確立,但傳統上,菖蒲屬植物大部分被納入天南星科裏,直到最近才廣被接受自成一科。
它具有數個不同於天南星科的特徵:單面葉,花梗的維管束為分離的2束,無針簇狀結晶(天南星科植物普遍有),種子具外胚乳(自珠心組織發育,能提供種子養份的二倍體組織,天南星科植物絕不具此),珠孔具毛,具特殊的精油細胞等等之解剖學特徵 [3]  ;分子分類學的研究裏,菖蒲科植物是所有的其他單子葉植物之姊妹羣,亦即其與天南星科植物的親緣關係並不算很近。

菖蒲科形態特徵

菖蒲科 菖蒲科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匍,肉質。葉2列,箭形,基部葉鞘套折。佛焰苞大部分與花序柄合生,葉狀,箭形,直立,宿存;花序梗長,全部貼生佛焰苞鞘,三稜形;肉穗花序圓錐形或鼠尾狀,花密,自下而上開放;花兩性;花被片6,拱形,靠合,近平截,外輪3;雄蕊6,花絲線形,與花被片等長,花葯短,藥室長圓狀橢圓形,近對生,超出藥隔;子房倒圓錐狀長圓形,與花被片等長,頂端近平截,2-3室,每室胚珠多數,直生,着生於室頂,下垂,近紡錘形,近珠孔的外珠被被毛狀體,珠孔內陷,花柱極短,柱頭小。漿果長圓形,頂端近圓錐狀,紅色,藏於宿存花被之下,2-3室。種子長圓形,外種皮肉質,長於內種皮,內種皮薄,具小尖頭,具外胚乳和豐富的胚乳 [1] 

菖蒲科分佈

菖蒲科
菖蒲科(5張)
本科有1屬2種,分佈於亞洲的温帶、亞熱帶和熱帶,我國均產 [1] 

菖蒲科主要植物

菖蒲
學名 Acorus calamus L
別名臭蒲(唐本草注)、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各地)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稍扁,芳香。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脱落。葉片劍狀線形,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花序柄三稜形;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花黃綠色。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 6-9月。
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
石菖蒲
學名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別名九節菖蒲、菖蒲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莖芳香,外部淡褐色,根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薄,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上延幾達葉片中部,漸狹,脱落;葉片暗綠色,線形,基部對摺,中部以上平展。花序柄腋生,三稜形。葉狀佛焰苞長;肉穗花序圓柱狀。花白色。果序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 [2] 

菖蒲科育種傳播

菖蒲屬根莖易斷裂,易於靠水傳播,尤其是不孕的三倍體菖蒲便是靠此法傳播。種子亦通常靠水傳播。
參考資料
  • 1.    田自強,張樹仁主編;梁松筠,王蜀秀,賈渝等編委,中國濕地高等植物圖志 下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10,第969頁
  • 2.    戴德昇,林裕芳主編,梁野山原生藥用植物彩色圖譜,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02,第84頁
  • 3.    菖蒲科  .Flora of China[引用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