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曉宇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鎖定
莫曉宇(1975—),男,漢族,四川新都人,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刑法學、刑事政策學的教學與研究。 [1] 
中文名
莫曉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5年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刑法學
職    務
四川省刑法學會理事
籍    貫
四川新都

莫曉宇教育經歷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法學學士學位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四川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獲刑法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刑法學博士學位
2007年2-5月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從事學術交流。 [1] 

莫曉宇學術成果

莫曉宇副教授在刑事政策領域有較為深刻研究,尤其是對社區矯正、刑事和解、刑事被害人保護、民間社會力量參與到刑事政策體系之中等當前中國刑事政策的新形態、新制度的研究,在學界具一定影響。同時,對中國刑法理論與實踐也有深入研究,尤其對貪污賄賂犯罪治理與防範有較全面研究。
“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對單位犯罪的挑戰”《人民檢察》(CSSCI期刊)2007年第21期,獨著;
“民意的刑事政策分析:一種雙向考量後的揚棄”,《甘肅政法學院學報》(CSSCI期刊)2007年第3期,獨著;
“和諧社會視野下刑事和解機制的構建”,《人民檢察》(CSSCI期刊)2006年第12期,第二作者;
“演進與啓示:中國民間社會在刑事政策體系中的角色變遷”,《中外法學》(CSSCI期刊)2006年第6期,獨著;
“刑事政策定義述評”,《學術論壇》(CSSCI期刊)2006年第6期,獨著;
“刑事政策體系中的民間社會與官方(國家)——一種基於治理理論的場域界分考察”, 《法律科學》(CSSCI期刊)2006年第5期,第二作者;
“知與惡——犯罪故意中的違法性認識”,《法學評論》(CSSCI期刊)2006年第4期,獨著;
“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建立中若干因素的思考”,《中國監獄學刊》(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獨著;
“吸收犯認識新析”,《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獨著;
“空白刑法規範的機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社會科學家》(CSSCI期刊)2004年第3期,獨著;
“對‘天價’葡萄案的若干思考”,《中國刑事法雜誌》(CSSCI期刊)2004年第3期,獨著;
“罪數理論的體系性思考”,《中國刑事法雜誌》(CSSCI期刊)2002年第2期,獨著;
“結合犯理論在我國刑法中存在的合理性質疑”,《法學評論》(CSSCI期刊)2002年第1期,第二作者;
“牽連犯定罪量刑之價值定位與模式選擇——試評新刑法牽連犯條款”,《中國刑事法雜誌》(CSSCI期刊)2000年第3期,第二作者;
“指控罪名不能更改之法理分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期刊)2000年第2期,第二作者;
莫曉宇副教授作為第二主研人員,參加司法部重點課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作為司法部社區矯正高級研討班主講人之一,為全國司法行政機關中高級管理幹部培訓班授課。
2006年春赴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波士頓分校進行“中美刑事政策交流進修”,參觀、考察美國社區矯正、司法系統,並就中國社區矯正制度作專題發言。先後在《中外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社會科學》等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上發表專業文章三十餘篇,並有數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全文轉載。出版專著《刑事政策體系中的民間社會》。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作為主研人員參與教育部重點課題一項,並參與數部專著編寫。先後為本科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講授刑法學總論、刑法學分論、刑事政策學等課程。同時,還為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監獄局、四川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等司法實務部門授課。 [1] 

莫曉宇兼任職務

中國法學會會員、四川省刑法學會理事、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律師協會刑事辯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