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莒縣民間故事

鎖定
莒縣民間故事傳説是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中文名
莒縣民間故事
地理標誌
山東·日照·莒縣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遺產編號
Ⅰ-54

莒縣民間故事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莒縣民間故事傳説 [1] 
所屬地區:山東·日照·莒縣
遺產編號:Ⅰ-54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莒縣圖書館
遺產級別:市

莒縣民間故事故事傳説

莒縣的東莞有個六七百户人家的大沈莊,按説大沈莊一定沈姓人家很多,可出乎所料,競沒有一户姓沈的,全村只一姓——劉。
大沈莊亙古以來是劉姓莊,所以最初叫劉莊。不知在哪朝哪代上,劉莊有一家因為家境貧窮,不能餬口,夫妻倆攜兒帶女下了江南。在江南一處場院屋子臨時安了家。又不知熬到哪一輩上,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劉勰。劉勰自幼聰明好學,只可惜家境太貧,無錢請先生教書。 一天,一老僧化緣來到劉家門前,見劉勰生像不凡,才分過人,後來必有大處,便囑咐劉家好好供劉勰讀書。可憐劉家餬口都不能,哪有錢供他讀書?老僧見狀搖頭嘆息。最後,徵得劉家同意,把小劉勰帶到寺廟裏撫養。
小劉勰言語不多,記憶力驚人,只要禪師教過的書,會是自然的;有時沒教的他也會,真是出奇。劉勰六七歲上,老僧覺着肚子裏的墨水全磕了筐子,你説把那老僧喜得,他不嫌路遠,從四面八方為劉勰請高師、求書文。就這樣,劉勰十五歲上就把天下的書讀了個遍,墨水飽飽地喝滿了肚皮。
後來劉勰考上了一個什麼小官。劉勰無心當官,倒有心讀書寫文章。整天讀呀寫呀,一氣寫了《文心雕龍》五十篇文章送給師父看,師父説“好文章”;送給文友看,文友也説“好文章”。劉勰決定把書獻給朝廷。
一日,劉勰將五十篇文稿用包袱包好,背在肩上,奔京都而去。一路之上,爬山過水,風餐露宿,好歹來到了京城。劉勰獻書心切,哪還顧得飢渴,更不管自己的衣着打扮,就打聽着向皇宮走去。你想想,皇宮那是隨便去的地方嗎?他來到皇宮外,早被把門的看見了,別説他進門,就是離門近一點也休想。把門的聽説劉勰進宮見皇帝,便呵斥道:“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你叫花子進的嗎?,説着,就將劉勰往遠處推。劉勰並不惱火,一本正經地説:“對!我沒找錯地方,我是來向皇帝獻書的。”把門的看劉勰蓬頭垢面,衣着不整,身背一破包袱,好似癲漢,哪裏肯信?接着,就把劉勰連推帶搡,擁到了遠處。
劉勰多日勞累,連飢帶餓,哪撐得住他們一陣扯拉,一下子倒在牆旮旯兒便迷昏了過去。不一會兒,一位白髮銀鬚的清氣清頭兒從這裏經過,看見劉勰,便走了過去。細看劉勰,一派文人相貌,就喊醒了劉勰,問明瞭來歷。那老頭從劉勰的包袱中取出一本書,仔細翻看了幾頁,口中嘖嘖稱好,便對劉勰説:“就你這文才何愁獻書不上?”就你這身打扮,這樣進法,是進不了宮的,就是進了宮也見不到皇帝,就是見了皇帝,也不一定稀罕你的書。我給你想個辦法,你只要見着沈約就好辦了。他是當朝文士,最喜歡有文才的人,又受皇帝寵愛,不如先見沈約。”這老頭把沈約每天什麼時間進宮廷,坐什麼樣的轎,從什麼地方路過説了個明明白白。授意劉勰,一定把沈約的轎攔住,讓沈約看書。
第二天一早,劉勰揹着書稿等候在沈約進宮的路上。不錯,沈約的轎子果然來了,那劉勰急步來到路中攔住了轎。兩個開路護衞見一花郎竟敢攔轎,好不氣惱,一聲呵斥,上去就將劉勰推到路旁;復翻身,又去踢包袱。一腳踢去,把包袱踢裂了,五十篇文稿唏裏嘩啦從包袱中飛了出來,揚了一地。這時候,轎中的沈約聽到外邊的動靜,探出頭來一看,但只見書稿翻飛,便下得轎來,順手抓起一本,細看了幾頁,又粗粗翻了全本,驚訝地説:“好書,好書!”便問劉勰:“這書稿是你寫的嗎?”劉勰回答説:“是。”接着問了劉勰姓名,家住哪裏,有何公幹,劉勰一一做了回答。沈約熱情地對劉勰説:“請稍候片刻.再到我家敍談。”沈約進了宮廷,然後吩咐轎伕回原路將劉勰抬回家中,厚筵伺候。
就這樣,劉勰帶着書稿,坐着高級官轎,來到沈約家中,得到厚待。再説沈約在宮廷上急呼呼地辦完公事,提早回了家,將劉勰的五十篇文稿沒歇氣地讀完了。面對着貌不驚人才卻壓眾的劉勰説:“高見!沒想到鄉間還有這等高才,真是人才難得,人才難得呀!”
從此,沈劉二人天天坐在一道談古論今,説文論篇,拉起呱兒來津津有味,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經過沈約在皇上面前推薦,《文心雕龍 [2]  一書很快問世了。皇上看劉勰文才高超,請留宮廷為官,劉勰心中不願,好歹推脱了。 劉勰寫的書得到了皇上的誇獎,並且印成本子在全國發放,這一下子心動了天下,拜訪劉勰的人扯連不斷,從此劉勰的名字傳揚四方。
劉勰成名,不忘祖上功德,便啓程回到莒縣東莞劉莊老家,一來為祖宗上墳,二來也與同族父老兄弟報喜。劉勰回家後,劉氏宗族父老兄弟為劉家出了能人感到高興。在招待劉勰的筵席上,劉勰苦訴衷腸,並説:“要説劉家有了能人,功勞應歸京城裏的文士沈約。要是沒有沈約的舉薦,有才也是白搭。”劉勰説完,眾父老兄弟紛紛議論,感謝沈約的舉薦。有一位老人提議説:“為了不忘沈約的恩德,就把咱劉莊改為沈劉莊吧。”眾人紛紛表示贊成。自此,沈劉莊的名字就流傳了下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