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莊子觀

鎖定
莊子觀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初名“南華觀”,位於山東省東明縣菜園集鄉莊寨村北,莊子觀後20米即莊子墓。
莊子觀有門樓一間,大殿三楹。殿門兩側垂長木對聯一幅,上聯為“生於蒙城地”,下聯“逍遙漆園區”,橫批是“漆園舊澤”。
殿堂正中是莊子彩塑坐像。四壁彩繪莊子生平逸事,且有許多歷代名人所留詩文、匾額。
院中懸掛匾額有1561年(明嘉慶辛酉年)兵部尚書封光祿大夫石星題寫的“猶龍化境”,1614年(明萬曆甲寅年)户部侍郎穆文熙題寫的“漆園舊澤”,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東明知縣楊日升題寫的“自樂無為”,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大名府正堂批示的“先賢莊子例應優免差徭碑”,此碑猶存。
中文名
莊子觀
地理位置
山東省東明縣 [1] 
著名景點
莊子墓
漆園城

目錄

莊子觀信息簡介

莊子觀 莊子觀
莊子觀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初名“南華觀”。自唐以來,歷代皆有重修,明萬曆年間(1573—1621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均有重修的記載。此觀在清朝年間佔地4公傾,觀內樓台亭榭,假山綠水,秀木花草,幽徑雅竹,美如仙境。但因屢遭戰火、洪水破壞,以致“荒祠餘瓦礫,斷碣長莓苔”,幾成廢墟。“文革”期間,被當作四舊拆除。
1988年4月,居住在東明、曹縣、菏澤、蘭考、杞縣、原陽等縣市的莊氏宗親捐資重建。2005年因國家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莊子觀被拆除, 2007年,莊氏族人多方集資,再次重建為現在的南華莊子觀。南華莊子觀大門口楹聯:逍遙漆園聽天籟道心潤澤百世,安貧南華著真經奇文傳誦九州,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菏澤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劉勇同志書寫。南華莊子觀主要包括正殿(南華殿)、東殿堂和西殿堂。
正殿(南華殿),詳細介紹莊子的生平事蹟。位於正中的莊子像,像高3.6米,底座高1.5米,是由中央美院設計製作的。左手扶膝,右手憑几,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脱俗、仙風道骨之韻。整座銅像刻畫莊子,神態自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凸顯了道家風範。正殿前言部分介紹莊子的生平及主要理論學説、政治主張和文學造詣。

莊子觀祭拜

莊子名周,字子休,戰國宋國(今東明縣)人,生於公元前369年夏曆2月9日,卒於公元前286年夏曆8月24日。每年的2月9日、8月24日,莊氏後裔和周邊羣眾便來舉行各種祭拜活動,紀念這位古代智者。同時,許下美好願望,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