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荷花山遺址

鎖定
荷花山遺址位於龍游縣湖鎮鎮邵家自然村南側的一個山丘上,衢江南側,海拔高程約49米至64米。於2011年4月被發現,9月下旬開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龍游博物館開始發掘該遺址,發掘分東、西兩區進行,面積共約900平方米。在發掘的同時,對荷花山約50000平方米範圍作了進一步的考古調查。
中文名
荷花山遺址
位    置
龍游縣湖鎮鎮邵家自然村
面    積
50000 m²
發現時間
2011年4月

荷花山遺址基本信息

遺址最深厚位置包含7個文化層堆積,發掘清理了灰坑、柱洞等遺蹟現象和豐富的陶石器。從發掘出土的遺物分析,遺址的年代約距今9000—8000年左右。

荷花山遺址出土文物

荷花山遺址品種

大口盆 大口盆
復原陶器20多件,包括大口盆、平底盤(淺腹、深腹)、圜底盤、圈足盤、雙耳罐等器形,陶質以夾炭紅衣陶和細砂粗泥陶為主。從這些復原陶器和大量帶有器形特徵的陶片分析,遺址的年代約相當於上山文化晚期,但延續時間較長,西區晚期出現了不少跨湖橋文化的因素,如侈口微斂、沿外側置對稱舌形鋬的繩紋陶釜和圜底缽、錛形石錘、青灰岩石錛等,都具有跨湖橋文化特徵。在上山文化晚期器物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大口盆器耳的多樣化、平底盤中出現筒腹較高的器形、圜底盤以及多鏤孔的圈足盤等。
荷花山遺址的遺存堆積存在片區分隔的不連續現象,這一現象在上山、小黃山遺址中已有顯露,在保存較好的荷花山遺址中得到了更完整的體現。特別是西區探方中,發現一處“石堆”遺存,在百餘平方米範圍內鵝卵石密集分佈,分層累積,其中雜有大量的粗石器,包括石磨盤、石磨棒、石錘、穿孔器等。這些跡象,對復原原始人類聚落生活內容,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荷花山遺址早期遺存內涵豐富,大口盆、平底盤、圈足盤、雙耳罐、石磨盤、石磨棒、石片石器既具有上山文化特徵,有具有自身的地域風格,是浙西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荷花山遺址特點

石器形態粗糙,但數量豐富。有磨石、石錘、穿孔器等,多數為鵝卵石簡單加工而成,或直接使用留下了摩擦、錘擊的痕跡。少量為精加工的磨製石器,如錛、鏃等。文化層中發現大量的鵝卵石,當取自附近河灘、作為石器原料帶入遺址的。

荷花山遺址出土稻殼

夾炭陶片中,同樣羼和了大量的稻殼,反映了上山文化利用稻米資源的共同特徵。為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專門在遺址周圍進行了鑽孔調查,尋找這一階段的農耕遺蹟及其相關的環境資料,意圖對錢塘江上游地區早期稻作農業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荷花山遺址最新研究

稻作起源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水稻馴化的起始時間、地點和動因。以往的研究發現,我國南方新石器早期遺址似乎不利於水稻大植物遺存的保存,難以成為探討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可靠依據。植硅體明顯不同,它耐腐蝕而易保存,可望成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對象。 [1] 
近年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蔣樂平研究員發掘了錢塘江上游的荷花山遺址 。該遺址出土了陶器、石器、石塊等文化遺物。結合出土陶器的文化類型和夾植物陶片的AMS碳十四測年數據(8540-6830BC),不難判斷其屬於上山文化。 [1]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水稻扇型植硅體魚鱗狀紋飾的歷時性變化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水稻扇型植硅體魚鱗狀紋飾的歷時性變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妍副研究員選取了荷花山遺址的植硅體系列樣品,並指導中國科學院大學邱振威博士(中國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工作),對上述樣品開展了全面分析,結果發現,源自稻葉的扇型植硅體,其含量和形態特徵均出現了歷時性變化,隨着時代的拉近,其總體趨勢為:數量增多、尺寸變大、魚鱗狀紋飾遞增。而令人振奮的是,居然在生土層中發現有野生性狀水稻扇型和水稻雙峯型植硅體,這一事實暗示全新世早期人類活動以前,該遺址所在地即生長有野生稻。人們不難猜想,上山文化時期,先民不僅認識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充飢,逐漸學會了採集、儲存野生稻,並有意、無意地嘗試了栽培。這就是説,上山文化時期應是水稻栽培和馴化的早期階段。結合上山文化的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完全可以説,錢塘江流域不僅是浙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也可能是中國稻作農業的搖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