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荔浦芋扣肉

鎖定
荔浦芋扣肉是廣西荔浦及桂北地區的地方傳統名菜,主要原料是荔浦芋,五花豬肉。
中文名
荔浦芋扣肉
主要原料
荔浦芋,五花豬肉
主要食用功效
補氣益腎,健脾胃之功效

荔浦芋扣肉歷史背景

產地:中國廣西。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
歷史:芋頭又稱芋艿,古稱蹲鴟,在司馬遷的《史記·貸殖列傳》中就有“聞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鴟”的記載。相傳荔浦芋從福建引種而來,個大飽滿,頭尾均勻,品質優良,堪稱芋中之王。清代時已成為廣西著名的特產。清嘉慶年間,廣西桂北廚師取用荔浦芋與豬肉製成了荔浦芋扣肉,成為桂北一帶居民婚嫁和節日席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 [1] 

荔浦芋扣肉菜品特點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5張)
用豬五花肉荔浦芋煮、炸、蒸而成,成菜色澤金黃,肉質酥鬆,肥而不膩。 [2] 

荔浦芋扣肉工藝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
將豬五花肉洗淨,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瀝乾水分,用小竹籤在肉皮上扎刺密孔,以少量精鹽和蜜糖塗抹在肉皮上,入油鍋炸至肉皮起泡,色呈金黃時取出,放入温水中稍浸,切成8釐米長、6釐米寬的厚肉片,用精鹽、醬油、白糖、南乳、胡椒粉拌勻稍醃入味。將荔浦芋治淨,切成同肉片相同的芋片,入熱油鍋炸至金黃色取出,將其逐一夾在肉片之間,放入蒸碗中,加調味、蒜白片,上籠蒸至肉酥時取出,揀去蒜白,反扣在盤中,取出扣碗即成。 [3] 

荔浦芋扣肉製作方法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的製作方法將芋頭剝皮,切成六公分長,四點五公分寬,一點二公分厚的長塊,用油炸至呈金黃色後撈起;將五花豬肉用水煮至筷條能穿過肉皮撈起,用針尖在肉皮上均勻地刺上小孔,塗上醬油、蜂蜜醬和白糖,用油炸至肉皮發泡呈黃色,然後切成塊,與桂林豆腐乳、三花酒、五香粉、胡椒、葱汁撈勻。將荔浦芋片和肉拼成排裝入肉碗(一塊肉夾一塊芋頭,肉皮朝下),放入蒸鍋用旺火蒸一小時即可。上席時用圓碟倒翻起,趁熱食最佳。荔浦芋扣肉的特點是酥香味美、四季皆宜,男女老幼都喜歡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