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王府

鎖定
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被封為荊憲王,先就藩於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縣),在那裏住了17年,因“宮內有巨蛇,自梁垂地,或憑王座,瞻堈大懼,請徙”。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荊憲王遷建王府於蘄州麒麟山南。到處破磚碎瓦和殘碑斷碣。
中文名
荊王府
地    址
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
面    積
佔地達十幾萬平方米
毀壞時間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

目錄

荊王府發展歷史

明朝荊王原設於江西建昌。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蘄州奉命建荊王府,府址在州治城內麒麟山西北麓。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荊憲王朱瞻堈(明仁宗朱高熾的第六個兒子,朱元璋曾孫)遷至蘄州城,傳十世。從那一刻開始的200多年間,歷代荊王在蘄州生活,網羅天下騷客,喝酒吟詩作賦。明嘉靖《蘄州志》載:“其城周圍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高一丈八尺,城門六座,城上串欞九百九十間。”“夜市千燈照碧雲,猶自笙歌徹曉聞”。荊王府喧熱繁華的盛景可見非同尋常。落址蘄州的荊王府政通人和,商賈雲集,文人墨客常會於此;史上所載,無論是斯時的大文豪吳承恩和藥聖李時珍都都在荊王府做過官,和荊王府有莫大關聯,吳承恩曾寫過一首相當有名的《宴鳳凰台》詩:梅花融雪麗香台,仙旅憑高錦席開。山水四圍龍虎抱,雲霞五彩鳳凰來。客鄉喜人陽和候,尊酒叨承將相才。獨倚東風番醉墨,遍題春色對蓬萊。
荊王府在明朝皇室宗親中,當是地位很高的藩王,其子女未世襲封為荊王的,均分封男為郡王、女為郡主,而這些郡王、郡主只是食地之祿,並無政事可做,但他們享有除理政外和荊憲王一樣的優厚待遇,其府第配置侍從、醫官一應俱全。一塊在蘄州地區發現的明代萬曆年間,由樊山王親筆書寫並賜給其本府醫官李承嚳的木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明荊憲王在蘄州共世襲了10代198年,這期間,當有多少郡王、郡主啊。一時間,九里蘄城內“府第樓台平地起,巍峨等次比皇都”。按照明朝定製推算,荊王后代的郡王、郡主府該有幾十處,這些王府富麗堂皇,耗費的民脂民膏當其無數。
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張獻忠率部破蘄州城,將荊王府、郡王府、郡主府、鎮國將軍府等全部燒燬。至此,大明王朝在蘄州的就藩之地也隨之消失。10代世襲的荊王爵位,風雲散盡。如今,散落在荊王府地段的柱礎,隨處可見,最大的幾塊柱礎直徑均超過1米,朝階中央雕刻有龍形圖案的大石塊殘件仍散落在路旁。還有那隨處可見的破磚碎瓦和殘碑斷碣,讓人們猜想昔日的輝煌。
清代以後,蘄州再也沒有以前顯要了。原先的蘄州也變成了黃州府治下的一個縣。及至解放後又降格為縣治下的一個鎮。好在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經濟恢復古鎮建議被提到議程日程,蘄州人能有期望古城再現輝煌的時日。

荊王府遺址

歷時幾年建成的荊王府,金碧輝煌,規模宏大,佔地達十幾萬平方米。王府的平面佈局,坐北朝南,略呈長方形,東今至化肥廠飯堂,西至江邊今釘絲廠,南到文明門即南門高壪,北抵今蘄州財政分局。所用材料一律用特製的“王磚”砌築,王城通高近二丈。
王府門前闢有官道,現今的“官井街”亦為當時進出西門的官道之一。此條街道現今還留有“官井、官塘、鼓樓、魁星樓”遺蹟。王府西南入口處,原有六柱五間和四柱三間漢白玉牌坊3座,呈品字型排列,該組牌坊結構奇特,設計建造偉岸俊秀,堪稱“蘄州九十九座牌坊”之首。牌坊主柱上祥雲盤龍,浮雕工藝精湛。坊上橫額原有“屏藩帝室”四個大字,隨着歲月的流逝,風雨的侵蝕,四個大字在垮塌之前已模糊不清。
在六柱牌坊的前面,一塊高近2米、寬0.8米的“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巨碑聳立,只可惜,此巨碑也和牌坊一樣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倒,用作了房基的材料,六柱牌坊的坊基仍清晰可見。
進入六柱牌坊的北面是人工挖掘的一口大塘,即“墩子塘”。池塘上架有三座石拱橋,據當地一挖藕的老人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該塘挖藕時,曾探及池塘底下的拱形物,疑為石拱橋。順橋北上為並列的三條通道,通道南低北高,進荊王府似有步步登高之意。在進府第前,還要過一巨大的門檻,此門檻南北兩頭用漢白玉雕刻龍首形,中間用石灰、糯米、桐油將一銅製門檻進行澆築固定,金光燦燦,故此人們習慣將此門檻稱為“金門檻”。此門檻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橫亙於荊王府大門前,每逢大年初一,老人們還經常帶着孩子要跨“金門檻”,祈願一年富貴吉祥。
經過牌坊、拱橋,跨過“金門檻”,才進入王府。王府內原有前、中、後三座大殿,前殿與中殿相距較大,中殿與後殿相距較小,按當時的王府建築規格,殿的四周設有走廊(即迴廊),廊柱均採用四方八稜形石柱,殿四周均有完整的大石條砌成的階梯,中殿的正前方還特設有“朝階”,朝階中央有雕刻盤龍的大石塊,兩側才是朝階的階梯。三大殿的後面,是荊王府花園,分東花廳、西花廳。兩廂按明朝王府建造的“左廟右學”之制,故此,蘄州荊王府的兩側則有儒學、文廟、武廟、守備署、州衙、進膳廳以及三宮、沐浴、更衣、良醫所等場所。由此推算,當時的蘄州荊王府房屋當在幾百間。為了體現大明王府的氣派,荊王府高牆之內,處處紅牆碧瓦,畫棟雕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