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疏

鎖定
草疏(cǎo shū)漢語詞語,指禪林中所用之文疏。
中文名
草疏
拼    音
cǎo shū

草疏漢語詞語

擬寫奏章。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奏效各有機會》:“一日午後偶暇,為草疏,適書人又皆具,既成,視日尚未暮,遂封進。”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 夢陽 ﹞代 韓文 草疏劾 劉瑾 ,謫 山西 布政司經歷,復摭他事下獄。” [1] 

草疏佛學詞語

草疏在 <佛光大辭典> 中的 解釋:
禪林中所用之文疏,多為四六對仗之駢體文,然間亦有散文者。草,作草稿解;草疏,指自作之文疏。[禪林象器箋文疏門]
草疏 Bulkwang Fo-Kuang中的 解釋:
禪林中所用之文疏,多為四六對仗之駢體文,然間亦有散文者。草,作草稿解;草疏,指自作之文疏。〔禪林象器箋文疏門〕#p4315
草疏 佛學大辭典中的 解釋:
(雜名)禪林所用之疏,多為四六體,有時為散文。是謂草疏。見象器箋十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