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馬政策

鎖定
茶馬互市”起源於唐宋,是我國西部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中心內容的貿易往來。 湟源--茶馬互市 湟源縣西鄰藏地,是古代漢地西面最邊緣的地區,這個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來就是漢藏通商的“口岸”,是一處著名的“茶馬互市”故地。茶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區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商業貿易的主要形式,實際上是朝廷在西部遊牧民族中尚不具備徵税條件的地區實行的一種財政措施。
中文名
茶馬政策
外文名
Tea and horse policy
別    名
以茶易馬
起    源
唐代
廢止時間
雍正帝胤禎十三年

茶馬政策事件介紹

茶馬政策歷史起源

,始於唐代。我國西北地區食肉飲酪的少數民族,茶與糧是同等必需,有"一日無茶則瀉,三日無茶則病"之説。古時戰爭,主力為騎兵,馬是戰場上決取勝負的重要條件。於是歷代統治者採取控制茶葉供應,以少量的茶換多數的茶馬交易,實行以茶治邊的政策。

茶馬政策發展歷程

大抵在唐貞元年間,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稱:茶“始自中原,流於塞外。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此為中國現存文獻中有關以茶易馬的最早記載。但西北少數民族向中原市馬或獻馬,“中原按值回賜金帛”的時間,可上溯到唐開元年間。其時驅馬市茶,並未形成一種定製。至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遣李杞入蜀置買馬司,於秦、風諸州、熙河路設官茶場,規定以川茶交換“西番”馬匹,才確立為一種政策。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蜀運茶馬利宣稱:“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即是對熙寧、元豐年間,茶馬互市成為一種常制以後的描寫。明代丘浚《大學衍義補》載:熙寧“李杞入蜀,經畫買茶,於秦、風、熙河博馬。王詔又言,西人頗以善馬至邊,所嗜惟茶”。茶馬互市,內地供應邊民遊牧生活所必需的茶葉,邊境少數民族以“善馬”供給缺馬的中土,增強和促進了中國國防、交通和農業的發展。元因其本部蒙古產馬,未實行茶馬交易之制。明、清二代,均沿用宋制,在川、陝設立專門機構。清康熙四年(1665),在陝甘之外,更增設雲南北勝州茶馬市,用於對藏族易馬。民國郭則污《竹軒摭錄》:“康熙時,敕遣專官管理茶馬,至四十四年(1705),貞元十七年(770-798),經歷任湖州刺史袁高、於頗、李吉甫、李詞等相繼督辦,湖州紫筍貢茶名噪全國,貢額由五百串增為一萬八千四百斤。定時每年於清明前急程遞送長安。唐代後期,隨王室對茶葉需求的增加,唐代貢茶地區增加。唐代裴汶《茶述》稱:“今宇內為土貢者實眾,而顧渚、蘄陽、蒙山最上;其次則壽州、陽羨(一作義 興)、碧澗、漁湖、衡山;最下有鄱陽、浮樑。”《新唐書·地理志》記及的貢茶地點由三處增加為五道十七州。 [1] 

茶馬政策政策廢止

雍正帝胤禎十三年,官營茶馬交易制度停止。茶馬交易實施將近700年。 [1] 

茶馬政策歷史意義

  1. 茶馬古道是當今世界上地勢最高的貿易通道。
  2. 茶馬古道從來都是民族融合與和諧之道,它見證着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藏族史詩《格薩爾》説“漢地的貨物運到藏區,是我們這裏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這是藏族人民對茶以及茶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西北遊牧民族同樣如此。
  3. 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發源於青海的瀾滄江,流經西藏,入雲南,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最後從越南奔向南 茶馬古道之路海。正是在瀾滄江流域出產的雲南大葉種茶葉的遠征,聯動了中外民族之間的經濟以及文化交流,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諸多文化的淵源。儘管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茶馬古道上有眾多的民族,但這些民族的第二語言統一在西南官話下,這是世界文明傳播史上罕見的實例,無疑是茶馬古道又一大貢獻。
  4. 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商品承載着文化,茶馬古道同時也是一條宗教道路,教徒與商人相伴而行,為這些區域帶來了不同的信仰。比如通過藏傳佛教在滇西北的傳播,進一步促進了納西族、白族和藏族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增進了幾個民族之間的友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