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苗根結線蟲病

鎖定
茶苗根結線蟲病是由北方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等引起的、發生在的病害。主要為害根部,可導致主根和側根腫脹,並形成許多瘤狀蟲瘻,大的如黃豆,小的似油菜籽,表面粗糙,呈褐色或深褐色。蟲癭對根部維管束系統產生機械壓力,使養分和水分輸導受阻,嚴重影響茶苗生長,甚至整株枯死。 [1-2] 
茶苗根結線蟲病是苗圃上一種毀滅性病害,分佈範圍廣,在中國各產茶區均有分佈。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受土壤、氣候、寄主以及生物等諸因子的影響而不同。 [3] 
茶苗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優良品種或無病茶苗在生荒地進行種植;在發病茶園,適當增施肥料,以增強茶苗抗病力,減少損失;加強栽培管理,發現病株及時處理等。此外,在播種前還可以用滴滴(D-D)混劑消毒土壤來防止病害發生。 [2] 
中文名
茶苗根結線蟲病
別    名
茶根瘤線蟲病
病    原
北方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 等
為害作物
為害部位
根部

茶苗根結線蟲病病原特徵

茶苗根結線蟲病病原為線蟲綱、墊刃目、根結線蟲屬的多種線蟲(學名:Meloidogyne sp.),主要有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hapla)、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 arenaria)和爪哇根結線蟲Meloidogyne javanica)。 [1]  [2] 

茶苗根結線蟲病形態特徵

  • 北方根結線蟲
茶苗根結線蟲病-病原 茶苗根結線蟲病-病原
雌蟲:梨形或袋狀,唇區口孔呈六角形,唇盤與中唇不對稱,排泄孔位於口針基部球后,平均為2.2-2.5倍於頭頂至口針基部球末長度處。會陰花紋圓至卵圓形,背弓低平,側線不明顯,在尾端有一明顯的刻點區,背腹線紋有時在側區形成翼。雄蟲:蠕蟲形,頭區隆起,與體軀界限明顯,頭帽側面觀圓弧形,唇盤與中唇融合,無側唇,頭感器長裂縫狀。口針粗狀,口針基部球圓形,與杆部界限明顯,側區具4條刻線。幼蟲:蠕蟲形,體長347-390微米,頭端平或略呈圓形,唇區唇盤不隆起,側唇小,頭感器明顯,排泄孔位於腸前端,半月體緊靠於排泄孔前,直腸不膨大,尾部向後漸變細,常有1-3個縊痕。 [1] 
  • 花生根結線蟲
雌蟲:梨形乳白色,體長560.98微米,口針長12.6微米,口針基部球略向後傾斜,會陰花紋圓至卵圓形,背弓中等高度,側區的線紋沒有波折,有些線紋伸至陰門角,陰門裂長39.8微米。雄蟲:蠕蟲形,頭區低平,唇盤與中唇融合,無側唇,頭感器明顯,口針粗狀,側區四條側線,導刺帶新月形。幼蟲:蠕蟲形,體長448微米,口針基部球向前凸出,半月體緊靠於排泄孔前,直腸膨大,尾部向後漸變細,末端尖,透明尾區有1-3個縊痕。 [1] 

茶苗根結線蟲病寄主範圍

北方根線蟲可侵染許多作物,Goodey(1965)報道有550多種,在較冷地區所有經濟重要性的蔬菜、觀賞植物;在比較温暖的地區為害豆科植物,如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都可以被侵害。但沒有發現在咖啡(Coffea spp.)、棉花(Gossypium spp.)、玉米(Zea mays)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上能夠繁殖,大多數禾本科植物也不是北方根結線蟲的寄主。花生根結線蟲的寄主有330多種,常見的有多種蔬菜;禾本科作物,如小麥、大麥、燕麥、玉米和豆科植物;多種果樹和觀賞植物。 [1] 

茶苗根結線蟲病為害症狀

茶苗根結線蟲病
茶苗根結線蟲病(3張)
茶苗根結線蟲病主要危害一、二年生的實生苗,茶苗根系被根結線蟲侵染後,引起根鄭形成腫瘤,即蟲癭,小的似油菜籽,大的如黃豆粒甚至更大,表面粗糙,黃褐色,有時幾個瘤狀物融合在一起。染病實生苗無側根,畸形,扦插苗的病根常密集成團,組織疏鬆易折。地上部分表現為植株矮小,葉片變小黃化,引起大量落葉,直至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斷行。 [3] 

茶苗根結線蟲病侵染循環

侵染循環路徑示意圖 侵染循環路徑示意圖
病原以幼蟲在土中,或以成蟲和卵在病根蟲癭中越冬,次年春天氣温上升到10℃左右。病原開始活動,卵經過胚胎髮育,在卵殼內形成第一齡幼蟲。幼蟲脱第一次皮後,從卵殼中孵化出來,第二齡幼蟲期是侵染階段。它離開卵囊後即移向茶苗根尖附近,用吻針穿刺根的表皮細胞,由根表皮向內移動侵入根內。2-3天后定居下來,蟲體在皮層內,其頭部插入中柱或中柱原,進行取食,根結線蟲能分泌各種消化酶,破壞茶樹的同化作用,使根部變褐,生長停止;同時,病原的分泌物還能產生吼噪乙酸等生長刺激素,促使根部細胞加速分裂和增生,形成多核的巨形細胞和瘤狀蟲癭。一個蟲瘦內常有4-6個巨形細胞,這種巨形細胞堵塞和破壞根部輸導組織。幼蟲初期無雌雄分化,第二次脱皮後,逐步分化為雌雄,至第4齡幼蟲期兩性明顯分化,脱皮以後變為成蟲。雄成蟲可以在土壤中自由行動,雌成蟲不能活動,固定在根部蟲瘻內為害,蟲體繼續膨大,形成卵囊,使根部皮層破裂,膠質卵蠢排出根部表皮外。每雌蟲平均產卵400-500粒。在中國廣東海南地區,5-8月間,完成一個世代需35-40天。 [2] 
病原蠕行的速度十分級慢,因而不能依靠自身傳播,而是藉助流水、人、畜以及農具攜帶病根殘餘組織和帶蟲土壤進行傳播。並通過苗木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 [2] 

茶苗根結線蟲病流行規律

茶苗根結線蟲病土壤條件

  • 土壤温濕度:根結線蟲生長在土壤中,因此,土壤温濕度對線蟲的生長髮育和侵染有很大的影響:①土温:根結線蟲的發育始温一般在10℃左右,侵入最低温度為12℃左右,在15-30℃範圍內均能發育和侵入,但以20-30℃最為適宜,在此條件下,20-40天就可完成一個世代。温度高達40℃以上,根結線蟲便大量死亡。②土濕:一般潮濕土壤,有利於根結線蟲的孵化和移動。但土壤長期淹水,水份過剩,以致缺氧,則不利於卵的孵化。此外,土壤乾燥也不利於根結線蟲的發育和移動。一般以土壤濕度在40-70%左右,適宜於根結線蟲的發育和侵入。 [2] 
  • 土壤類型:土質對根結線蟲的移動、存活、侵入和發育影響頗大。根結線蟲在土層薄以及排水良好的疏鬆砂質土壤中,繁殖最多,為害也最重。土層厚以及排水不良的土壤,根結線蟲繁殖較少,為害也輕。此外,熟地種植茶苗,發病往往重於生荒地。 [2] 
  • 土壤施肥:在發生根結線蟲病的苗圃或茶園增施肥料,可以改善病株的生育狀況,以減少線蟲為害的損失。如,在施用苜宿等有機肥以後,根部蟲癭雖無顯著減少,但由於有機肥促進了茶苗根系的生長,使新根的發生量超過線蟲的損害量,從而保持了茶苗能較正常地生長。此外,無機氮肥(硫酸銨)、鉀肥(硫酸鉀)、微量元素(硼酸、硫磺粉、高錳酸鉀),也能促進茶苗主根生長,減輕發病。 [2] 

茶苗根結線蟲病茶齡和品種

茶苗根結線蟲病多在苗圃和4年生以下的幼齡茶園中發生,成齡茶樹很少受害,茶樹對根結線蟲病表現有年齡免疫性。茶苗對此病的感病性,隨着年齡的增加而降低,一年生茶苗較之二年生茶苗發病重,同年齡的實生茶苗又較之無性繁殖茶苗發病嚴重。茶樹品種間存在着抗病性的差異,據中國廣東調查,大葉種表現為感病;而水仙種和小葉種則表現為抗病或耐病。 [2] 

茶苗根結線蟲病防治方法

茶苗根結線蟲病農業防治

  • 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優良品種。 [2] 
  • 選用無病茶苗進行種植。 [2] 
  • 選擇生荒地種茶。種過煙草、瓜類、棉花、茄類、豆類、花生等感病植物的土地,不宜栽種茶苗。如必須種茶時,可先種植1、2年對根結線蟲病有抗性的綠肥作物如豬屎豆,或種植含有殺線蟲化合物的植物如萬壽菊、芝麻,以減少土壤中線蟲數量。 [2] 
  • 利用大葉綠豆等植物對根結線蟲的易感染性,在擬作苗圃的土地上,先播種大葉綠豆作為指示植物,以測定土壤中有無根結線蟲,作為選擇苗圃地的方法;或將大葉綠豆作為誘集植物與茶苗間作,每隔一定時間連根拔除,並將病根集中燒燬,地上部分可作為綠肥,一年中如此重複數次,能降低土中線蟲數量,減輕茶苗受害程度。 [2] 
  • 在發病茶園,適當增施肥料,以增強茶苗抗病力,減少損失。 [2] 

茶苗根結線蟲病化學防治

  • 土壤薰蒸:播種前可用滴滴(D-D)混劑消毒,土温在5-25℃之間每畝用量15-20千克。該藥對茶苗有一定的藥害,因此只可在種植前二週左右使用。在已經栽植茶苗地上,可用80%二溴氯丙烷乳劑,每畝用量2.5-4千克。以茶苗生長3個月時施藥效果為好。二溴氯丙烷對萌動的茶籽有嚴重藥害,如播種催芽的種籽,必須在播前20-30天進行施藥;而不催芽的種籽,在施藥10天后即可播種。 [2] 
  • 施藥方法:①溝施法:在茶行兩邊開3-4.5寸深溝,將二溴氯丙烷稀釋至100-150倍後灌注溝中,然後覆土耙平、壓實。或用滴滴(D-D)混劑按上述用量,直接施於土中;②穴施法:在土壤中鑽3-5寸深的穴,穴距與行距均為9寸,將二溴氯丙烷加水稀釋10-15倍,每穴注入2-3毫升稀釋液,或在播種前使用滴滴(D-D)混劑,每穴注入2-3毫升,施藥後覆土蓋穴。 [2] 
參考資料
  • 1.    王明祖.中國植物線蟲研究.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195-200
  • 2.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編輯委員會.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12:1159-1161
  • 3.    呂立哲,趙豐華.茶樹病蟲害識別及綠色防控.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8.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