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茜草根

(龍膽目茜草科植物)

鎖定
茜草根,又名地蘇木活血丹(《綱目拾遺》),紅龍鬚根(《貴州民間方藥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藥手冊》),五爪龍、滿江紅、九龍根(《江蘇植藥志》),紅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山東中藥》),小活血龍(《浙江民間草藥》),土丹蔘、四方紅根子(《閩東本草》),紅茜根(《江蘇藥材志》), 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莖。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茜草根(染色茜草)在3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清單中。
別    名
血茜草
血見愁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龍膽目
茜草科
茜草屬
茜草
亞    綱
菊亞綱
亞    科
茜草亞科
分佈區域
安徽、河北、陝西、河南、山東
外文名
Madder root
中文學名
茜草根
二名法
Rubia cordifolia

茜草根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3米。支根數條或數十條,細長,外皮黃赤色。莖方形,有4稜,稜上有倒生刺。葉4片輪生,有長柄,葉片卵狀心形或狹卵形,長1.5~6釐米,寬1~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心臟形或圓形,全緣,葉脈3~5,自基部射出,葉柄和葉下面中肋上均有倒刺,聚傘花序圓錐狀,腋生或頂生;花小,花萼不明顯;花冠5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聯合,淡黃色;雄蕊5,着生於花冠筒喉內,花絲較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柱頭頭狀。漿果小球形,肉質,紅色轉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茜草根生長環境

生於原野、山地的林邊、灌叢中。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茜草根

茜草根栽培技術

茜草根整地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後作畦,等待播種。播種:茜草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封凍之前。

茜草根種子繁殖

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為30釐米。每畝播種量3公斤。茜草出苗後,應加強田間管理,生長一年後即可移栽。移栽時,將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釐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茜草根扦插繁殖

選生長健壯,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莖蔓,每2-3節剪成插條。按行株距10×5釐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節。澆水、保墒、遮蔭,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茜草根田間管理

茜草齊苗後,注意中耕除草。乾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苗高30釐米時,於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現後,除留種株植外應摘除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

茜草根病害防治

茜草根腐病可於發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防治,或用多菌靈防治。白粉病用粉鏽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可用蚜蟎淨防治。

茜草根收穫加工

茜草一般於移栽後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先將地上莖藤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淨泥土,曬乾即可入要出售。畝產量150公斤。

茜草根物種分類

長葉茜草,莖呈顯著的四方形,葉為披針形,長2~10釐米,基部圓形,先端漸尖,葉柄亦較長。使用於四川、貴州。
②中華茜草,葉柄較短,葉闊卵圓形,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花序較短。使用於四川、東北等地。
③狹葉茜草,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果實黑色。使用於山東部分地區。
④黑果茜草,形態與茜草相似,但果實成熟時黑色。使用於黑龍江、遼寧、甘肅。

茜草根別名

血見愁,小活血,活血草,過山龍、活血丹、土丹蔘 [1] 

茜草根簡介

苦草根為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內服,煎湯 [2] 
茜草根
參考資料
  • 1.    劉清池,鞏向軍,胡志波主編,臨證常用中藥速查便覽,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1,第254頁
  • 2.    張顯臣編著,名老中醫張顯臣60年中藥應用經驗,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2,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