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諦

鎖定
苦諦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説中之一,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藴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説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中文名
苦諦
性    質
佛教的基本教義
分    類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來    源
佛教用語

苦諦基本解釋

五藴盛苦:構成人的身體的有 色(肉體)、受(感受)、想(知覺)、行(意志、慾望)、識(結果)。
苦諦(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藴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説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説“五取藴即苦”。
,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藴中的顯現,還有眼、、鼻、、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藴的分離等。
,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是指心身的不愉快。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
所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藴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藴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藴”,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藴的共相就是“無常、、無我

苦諦詳細介紹

苦諦——生命的現象呈現著遷流變化的情形,叫做“諸行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沒有一件事物不會毀壞,也沒有永遠的歡樂,當我們擁有的事物毀壞時,當歡樂遠離悲傷來臨時,自因沮喪、失望而痛苦,所以“無常故苦”,若依照苦的性質來分類,它表現在人生上的可分八類:
1.生苦。生由無明業相而來,純大苦聚集,是為了承受應受的果報而生,因此生即是苦。人間的生,從受胎開始,在母腹中窄隘不淨,猶如處身地獄。出胎以後,有冷風、熱風吹身,有雷、電、雨、雪襲身,有貧賤富貴、相貌全缺、美醜的分別。另外,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愛取有諸事,種種的七情六慾由是而生,懊喪悔恨,纏綿身心,使人痛苦難堪。
2.老苦。從少年至壯年,從壯年至老年,氣力逐漸衰羸,形色逐漸枯醜,動止不寧,精神不振,甚至飽受他人的嫌厭,視為生活中的絆腳石。孤獨、飢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豈是身強力壯的人所能體會?
3.病苦。因為業障臨身,或四大不調,造成身心諸般不適,終日輾轉病榻,忽冷忽熱,時痛時昏,人間地獄莫此為甚。
4.死苦。將死之人,便有無始劫來的業相現前,在那一剎時,令人生起大怖畏。死後,縹縹緲緲投生他處,轉驢胎、墮馬腹,或化作餓鬼,食入成火,或進入地獄,受無盡的刑。
5.愛別離苦。所喜愛的人事物,因消失、毀滅或離開,朝暮思戀,使得身心交瘁。
6.怨憎會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憤懣不已,咬牙切齒,常思仇報。
7.求不得苦。愛樂某事某物,極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喪志的苦。
8.五陰熾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慾所生,由情慾的執持,表現在身心方面,為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顯現,是苦的總內容。
這種種的苦,像一條無形的鎖練,緊緊的纏繞著身心,令人煩惱、無助、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