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茶葉

鎖定
苦茶葉,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日本女貞Ligustrum japonicum Thunb.的葉。中國各地有栽培。具有清肝火,解熱毒之功效。常用於頭目眩暈,火眼,口疳,齒䘌,無名腫毒,水火燙傷。
別    名
小白蠟
苦味散
苦丁茶
中文學名
苦茶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捩花目
木犀科
女貞屬
日本女貞
分佈區域
中國各地有栽培
採收時間
全年或夏、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

苦茶葉入藥部位

葉。

苦茶葉性味

味苦、微甘,性涼。

苦茶葉歸經

歸肝經。

苦茶葉功效

清肝火,解熱毒。

苦茶葉主治

頭目眩暈,火眼,口疳,齒䘌,無名腫毒,水火燙傷。

苦茶葉相關配伍

1、治高血壓頭目眩暈:苦丁茶葉15g。泡開水當茶常飲。(《貴州草藥》)
2、治火眼初起:苦丁茶葉2.5-3kg,熬成濃汁,過濾後,再繼續熬成膏,用此膏攤於紙上,外貼兩眼,每晚1次,3-4次即愈。(《貴州民間藥物》)
3、治小兒口中發熱糜爛:苦丁茶膏調温開水,日服3次。(《貴州民間藥物》)

苦茶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代茶飲;熬膏。外用:適量,熬膏貼、煎水洗、研末撒或調敷。

苦茶葉採集加工

全年或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苦茶葉形態特徵

日本女貞,又名日本毛女貞。大型常綠灌木,高3-5米,無毛。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幼枝圓柱形,稍具稜,節處稍壓扁。葉片厚革質,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稀卵形,長5-8(-1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至圓形,葉緣平或微反捲,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黃綠色,具不明顯腺點,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呈紅褐色,側脈4-7對,兩面凸起;葉柄長0.5-1.3釐米,上面具深而窄的溝,無毛。圓錐花序塔形,無毛,長5-17釐米,寬幾與長相等或略短;花序軸和分枝軸具稜,第二級分枝長達9釐米;花梗極短,長不超過2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1.5-10毫米;花萼長1.5-1.8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具不規則齒裂;花冠長5-6毫米,花冠管長3-3.5毫米,裂片與花冠管近等長或稍短,長2.5-3毫米,先端稍內折,盔狀;雄蕊伸出花冠管外,花絲幾與花冠裂片等長,花葯長圓形,長1.5-2毫米;花柱長3-5毫米,稍伸出於花冠管外,柱頭棒狀,先端淺2裂。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10毫米,寬6-7毫米,直立,呈紫黑色,外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1月。

苦茶葉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有栽培。原產日本。

苦茶葉性狀鑑別

葉多破碎,部分數片粘合,呈綠褐色、茶褐色或棕褐色。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上面平滑光亮,下面主脈突起;葉柄長0.3-1.2cm。革質,質脆。微具焦糖氣,味苦、甜。

苦茶葉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的作用。
2、對血脂代謝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抑制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

苦茶葉現代應用

臨牀用於治療高血壓頭痛、眩暈,結膜炎,口腔潰瘍,癰瘡潰瘍,乳腺炎流膿和燙火傷等。

苦茶葉相關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清熱解毒。”
2、《貴州草藥》:“平肝。治高血壓頭目眩暈。”
3、《貴州民間方藥集》:“清涼解熱,利尿。”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楊衞平,夏同珩.《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4》: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年
  • 3.    冉先德 .《中華藥海 下》 :哈爾濱出版社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