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哉行五首

鎖定
《苦哉行五首》是唐代詩人戎昱組詩作品。這五首詩是一個整體,通過唐朝一位貴族女子的遭遇反映了回紇軍隊帶來的災難,反映了中唐時期回紇兵在唐都長安擄掠的現實,對朝廷借回紇兵以平叛的不當政策進行指責與批判。這組詩言辭激憤,語調蒼涼,字字透露着悲痛,句句藴含着憤怒,堪稱唐詩佳作。
作品名稱
苦哉行五首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作    者
戎昱
作品別名
相和歌辭·苦哉行
出    處
全唐詩

苦哉行五首作品原文

苦哉行五首1
其一
彼鼠侵我廚2,縱狸授粱肉3
鼠雖為君卻,狸食自須足。
冀雪大國恥4,翻是大國辱5
羶腥逼綺羅6,磚瓦雜珠玉。
登樓非騁望7,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樂中8,至今奏胡曲。
其二
官軍收洛陽,家住洛陽裏。
夫婿與兄弟,目前見傷死9
吞聲不許哭,還遣衣羅綺10
上馬隨匈奴11,數秋黃塵裏。
生為名家女12,死作塞垣鬼13
鄉國無還期14,天津哭流水15
其三
登樓望天衢16,目極淚盈睫17
強笑無笑容,須妝舊花靨18
昔年買奴僕,奴僕來碎葉19
豈意未死間,自為匈奴妾。
一生忽至此,萬事痛苦業。
得出塞垣飛,不如彼蜂蝶。
其四
妾家清河邊,七葉承貂蟬20
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21
親戚不相識,幽閨十五年。
有時最遠出,只到中門前22
前年狂胡來23,懼死翻生全。
今秋官軍至,豈意遭戈鋋24
匈奴為先鋒,長鼻黃髮拳25
彎弓獵生人26,百步牛羊羶27
脱身落虎口,不及歸黃泉28
苦哉難重陳29,暗哭蒼蒼天。
其五
可汗奉親詔30,今月歸燕山。
忽如亂刀劍,攪妾心腸間。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門關31
生人為死別,有去無時還。
漢月割妾心32,胡風凋妾顏。
去去斷絕魂,叫天天不聞。 [1] 

苦哉行五首註釋譯文

苦哉行五首詞句註釋

  1. 苦哉行:原詩題下自注為:“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後同王季友作。”
  2. 鼠:比喻安史亂軍。
  3. 粱肉:以粱為飯,以肉為餚。指精美的膳食。
  4. 冀雪:希望消除。
  5. 翻:反而成為。
  6. 羶(shān)腥:某些動物及其肉類的氣味。此借喻胡兵。綺羅: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此代指美女。
  7. 騁望:放眼遠望。
  8. 天樂:天上的音樂。喻指朝政。
  9. 目前:眼睛面前,跟前。
  10. 遣:教,吩咐。衣(yì):穿。
  11. 匈奴:借指回紇兵。
  12. 名家:猶名門。
  13. 塞垣(yuán):指邊塞的城牆。
  14. 鄉國:家鄉,故國。
  15. 天津:古浮橋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陽西南。隋大業元年(605年)遷都,以洛水貫都,有天漢津樑的氣象,因建此橋。
  16. 天衢:此指唐東都洛陽。
  17. 目極:用盡目力遠望。
  18. 花靨(yè):婦女頰上用彩色塗點的妝飾。
  19. 碎葉:唐朝在西域設的重鎮。位於今中亞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楚河流域的托克馬克市附近。
  20. 七葉:七代。貂蟬:貂尾和附蟬,古代為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
  21. 渾家:全家。
  22. 中門:內、外門之間的門。
  23. 狂胡:指暗示叛軍。
  24. 戈鋋(chán):兩種兵器名。借指戰爭的禍害。
  25. 拳:捲曲。
  26. 生人:活人。
  27. “百步”句:形容身上羶味大。
  28. 黃泉:陰間。
  29. 重(chóng)陳:再陳説,重複敍述。
  30. 可(kè)汗:古代回紇、突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31. 玉門關:關名,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32. 漢月:漢家的明月。 [2] 

苦哉行五首白話譯文

其一
那老鼠侵犯我廚房,放出狸貓賜給肥肉來驅鼠。
老鼠雖然為您退卻了,狸貓的慾望自然必須滿足。
希望洗雪大國的恥辱,哪知道反而是大國自己受辱。
羶腥的胡人逼迫身着綺羅的女子,就像磚瓦里雜着珠玉。
登上高樓不是騁目遠望,臉上裝着笑容其實心裏在哭泣。
為什麼在天子的音樂中,到現在還演奏着胡人的曲子。
其二
官軍收復洛陽是時候,我家住在洛陽裏。
我的丈夫與我的兄弟,就死傷在我的眼前。
被迫吞聲不許哭,還得穿上綺羅衣裳。
跟隨匈奴兵上馬,一直幾年生活在大漠黃塵裏。
生為名門貴族的女子,死作塞垣大漠的鬼魂。
沒有歸家的日子,在天津橋上望着流水哭泣。
其三
登上高樓眺望東都洛陽,遠望中淚流滿面。
強顏歡笑沒有笑容,只能用舊塗料妝面。
早年曾經買過奴僕,奴僕也來到碎葉城。
豈料活着的時候,自己卻成為匈奴的婢妾。
一生忽然到此刻,萬事都是痛苦的經歷。
想自己還不如那蜂蝶,能夠出塞垣飛回漢家。
其四
我家住在清河邊,七世都在朝廷為官。
我身為最小的女兒,得到全家的疼愛。
在閨房生活了十五年,連親戚都不相識。
有時走得最遠,也只是到過中門前。
前年狂野的胡人來,怕死反而活了下來。
今年官軍來了,豈料反而遭受兵災。
匈奴人作為先鋒,生着長鼻子和捲曲黃髮。
彎弓捕捉活人當獵物,身上羶味特大。
我來不及逃脱落入虎口,想死都沒機會。
痛苦的經歷難以陳訴,暗中哭喊蒼天。
其五
可汗奉和親詔命,這個月回到燕山。
心裏忽然如亂刀劍,攪在我心間。
出門遠望荒漠,不見迢迢玉門關。
活者竟成死別,去了就不能返回。
漢月切割我的心,胡風凋謝我容顏。
已經完全絕望,叫天天又聽不到。

苦哉行五首創作背景

這組詩原題下自注為“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後同王季友作”,當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是年唐王朝再次向回紇借兵助攻盤踞在洛陽的史朝義叛軍,洛陽一帶又遭到回紇的掠奪。作者親眼目睹老百姓遭受的災難,於是創作這組詩。 [2] 

苦哉行五首作品鑑賞

苦哉行五首整體賞析

這是作者以詩歌的形式記載的回紇大肆擄掠和婦女被劫入胡地的歷史事實。五首詩是一個整體,通過一位女子被掠奪的不幸遭遇,説明了借兵平叛如同前門驅狼後門來虎,仍然是恥辱。這是詩人親眼看到的血淋淋現實的反映。
第一首詩寫的是對唐王朝引狼入室的“借兵助剿”政策的諷刺。它對唐王朝借回紇兵助剿安史亂軍卻留下了無窮禍患這一事實作了無情的揭露,針砭時弊,寓意明顯。作者以“彼鼠侵我廚,縱狸授粱肉。鼠雖為君卻,狸食須自足。冀雪大國恥,翻是大國辱”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對現實冷靜的剖析,指出朝廷“縱狸驅鼠”的不可取。全篇敍事曉暢,沉鬱慷慨,意藴深長,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思索。
接着幾首通過一個被回紇所擄婦女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盼望平定叛亂、收復失地的人民,在叛亂平定後反而遭受更為深重的災難這一事實。“生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豈意未死間,自為匈奴妾”,“生人為死別,有去無時還”,通過一位貴族女子的遭遇反映了中唐時期回紇兵擄掠的現實,對朝廷借回紇兵以平叛的不當政策進行批判與指責。雖然詩中只是些這位被擄女子的哭訴,反映的是回紇的擄掠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但也隱含着對借兵助剿、引狼入室、腐敗無能的唐王朝的指責。
這五首詩,言辭激憤,語調蒼涼,字字透露着悲痛,句句藴含着憤怒,實乃大曆詩作中不可多得的優秀篇章。 [2]  [3] 

苦哉行五首名家點評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語用樂府,雖清可以觀風。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戎有《苦哉行》寫暴兵之虐甚工。如“去年狂胡來,懼死翻生全。今秋官軍至,豈意遭戈鋋”,真為酸鼻。 [4] 

苦哉行五首作者簡介

戎昱,唐代詩人。荊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試進士不第,漫遊荊南、湘、黔間,又曾客居隴西、劍南。大曆(唐代宗年號,766-779年)初衞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建中(唐德宗年號,780-783年)時謫為辰州刺史。後任虔州刺史。詩多吟詠客中山水景色和憂念時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戎昱詩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73
  •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60-262
  • 3.    卓若望.中晚唐樂府題邊塞詩研究.廣西師範大學,2005
  • 4.    陳伯海.唐詩匯評(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423-1424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