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苜蓿花葉病

鎖定
苜蓿花葉病是由苜蓿花葉病毒(AMV)引起的、發生在苜蓿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發病首先從上部葉片褪綠開始,隨着病情發展,沿着葉脈產生黃色斑駁,植物矮縮,葉柄扭曲,生長勢下降。 [2] 
苜蓿花葉病首次報道於1931年,世界各地都有發生,這是一個由種子傳帶的病毒病。2年以上的苜蓿地,80%的植株可感染病害。苜蓿發病率達53%時,可減產11%。冷涼氣候有利於發病。 [1]  [3] 
苜蓿花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田間蚜蟲的防治,減少蚜蟲的傳毒作用;對於生長對年的苜蓿地應及時翻耕輪作;加強栽培管理,提高生長勢促進植株健壯。 [2] 
中文名
苜蓿花葉病
病    原
苜蓿花葉病毒(AMV)
為害作物
苜蓿
為害部位
葉片

苜蓿花葉病病原特徵

苜蓿花葉病毒 苜蓿花葉病毒
苜蓿花葉病病原為苜蓿花葉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簡稱AMV)。該病毒的編碼程式為:R/1:1.3+1.1+0.9/18:U/U:S/AP。病毒由多成分粒體組成,有4種。長形或桿菌狀的,直徑18微米,長度分別為:58微米(下層組分)、49微米(中層組分)、38微米(上層b組分)、29微米(上層a組分);另一種為近球形體,直徑為18~20微米。單鏈RNA總含量為18%。該病毒的致死温度為60~65℃;稀釋限點為10-3~10-5;體外存活期2~4天。 [1] 
該病原除為害苜蓿屬植物外,還可為害三葉草屬、野豌豆屬、羽扇豆屬、草木樨屬及香豌豆、鷹嘴豆等多種豆科牧草以及豌豆、蠶豆、小扁豆、菜豆、豇豆、大豆、赤豆、綠豆、煙草等在內的51科雙子葉植物的430餘種栽培的和野生的植物。 [1] 

苜蓿花葉病為害症狀

苜蓿花葉病的症狀主要在春、秋季節較冷涼條件下,表現於感病型的苜蓿上。夏季葉上症狀不明顯。葉部症狀有淡綠或黃化的斑駁(花葉),葉或葉柄扭曲變形,枝莖矮化。一些株系可以引起某些基因型苜蓿植株長勢逐漸衰弱,另一些株系可在接種後幾周內引起根系壞死和植株死亡。苜蓿花葉病毒的感染,可導致苜蓿植株受乾旱或霜凍的危害。因花葉病造成產量損失的大小,受病毒株系、苜蓿遺傳型、温度、土壤和其他環境因素等影響。 [1] 
苜蓿花葉病

苜蓿花葉病侵染循環

病原病毒至少可通過14種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播,如棉蚜(學名:Aphis gossylii)、苜蓿蚜(學名:Aphis medicaginis)、豆衞茅蚜(學名:Aphis fabae)、豆長管蚜(學名:Macrosiphum pisi)、馬鈴薯長管蚜(學名:Macrosiphum solanifolii)和桃蚜(學名:Myzus persicae)等。在北美,豌豆蚜(學名:Acyrthosiphon pisum)和藍苜蓿蚜(學名:Acyrthosiphon kondoi)是常見的傳毒蚜蟲。苜蓿花葉病毒還可通過汁液、花粉和種子進行傳播,而且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病毒在苜蓿種子內至少存活10年,種子帶毒率範圍0~10%,一般為2~4%。帶毒率高低受病毒株系、苜蓿遺傳型和種子生產期間的環境因素等影響。南斯拉夫曾有種子帶毒率為17%的報道。近距離傳播主要由蚜蟲、花粉及一個機具(實質為汁液)傳播。温室研究表明,最初病毒感染率為11%,經10個月,進行了9次刈割後,病株率增加到91%。 [1]  [5] 

苜蓿花葉病流行規律

苜蓿花葉病毒最適發病温度為16~26℃,超過26℃後出現隱症現象。冷涼氣候有利於苜蓿花葉病的發生。 [3-4] 

苜蓿花葉病防治方法

  • 選留健株的種子播種,雖然沒有抗所有病毒株系的品種,但有許多遺傳型可以抗1個或幾個病毒株系,可以通過適當方式篩選或培育出抗病品種;
  • 從無病田、無病株留種,播前進行種子消毒;
  • 利用抗蚜苜蓿品種,可限制病毒在田間傳播;
  • 加強田間蚜蟲的防治,減少蚜蟲的傳毒作用;
  • 進行種子檢疫,田間發現病株應連根挖出,以減少毒源,控制此病的傳播;
  • 收割機具應注意消毒,苜蓿收割時應先割健康草地和新草地,再割舊草地和感病草地,以防傳播病毒。 [1]  [4] 
參考資料
  • 1.    劉若.草原保護學 第3分冊 牧草病理學 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10:107
  • 2.    農業要聞 我市幾種常見紫花苜蓿病害識別與防治  .寶雞市農業農村局[引用日期2023-02-15]
  • 3.    方中達.中國農業植物病害[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1:311
  • 4.    袁慶華等.牧草病蟲鼠害防治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03:76
  • 5.    韓金聲等.牧草病害[M].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88.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