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芷(拼音:zhǐ),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此字最早見於戰國·屈原離騷 [3]  。此字本義是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醫學上以根入藥 [2]  ;亦可作姓氏 [8]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2] 
中文名
拼    音
zhǐ
部    首
五    筆
AHF
倉    頡
TYLM
鄭    碼
EII
字    級
二級字
平水韻
四紙
注    音
ㄓˇ
筆順編號
1222121
四角號碼
44101
總筆畫
7
結    構
上下結構
筆順讀寫
橫、豎、豎、豎、橫、豎、橫
筆順序號
1222121
統一碼
82B7

字源演變

芷字源演變 芷字源演變
“芷”是形聲字。艸(艹)表意,其古文字形體像草,表示芷是一種香草;止(zhǐ)表聲,止的古文字形體像腳,表示芷是人們所要尋找的一種有香味可入藥的草。本義是白芷,香草名 [9]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ǐ
名詞
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醫學上以根入藥。
angelica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芷若
(zhǐ)姓。
-
-
-
參考資料: [2]  [8] 

古籍解釋

  •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並諸市切。音止。白芷,藥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澤芬,生河東川穀中,主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荀子·勸學篇》:蘭槐之根是為芷。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
又地名。《前漢·夏侯嬰傳》:戰於藍田芷陽。注:芷陽後為霸陵縣。按芷陽,《史記》作茝陽,音義同 [7]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
開口呼
全清
諸市切
tɕi
集韻
上聲
-
開口呼
全清
渚市切
ʨie
韻略
-
上聲
-
-
-
-
-
諸市切
-
增韻
上聲
-
-
諸氏切
-
中原
上聲
支思
全清
-
tʂï
中州
上聲
支思
-
-
之氏切
-
洪武
上聲
全清
諸氏切
tʃie
參考資料: [6]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
ȶ
i̯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ȶ
ǐə
先秦
周法高系統
ȶ
jiəɣ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
j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
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ǐə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ï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ə
參考資料: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