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芷花

鎖定
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10~30釐米;總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狀苞片,小總苞14~16片,狹披針形,比花梗長或等長;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向內彎曲;雄蕊5,花絲細長伸出於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黃白色或白色。
中文名
白芷花
拉丁學名
A. dahurica (Fisch.) Benth. et Hook
別    名
薛,芷,芳香,苻蘺,澤芬,白茝,香白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傘形目
傘形科
當歸屬
白芷
分佈區域
四川、河南、浙江、山西、河北,浙江、福建、台灣

白芷花形態特徵

白芷花
白芷花(5張)
白芷、川白芷的根均呈圓錐形,似胡蘿蔔狀,長約70~240mm,直徑1.5~25mm,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具同心性環狀紋理,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可見少數橫長突起物稱瘩丁(皮孔),有時具側根痕,質堅實,斷面為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密佈棕色小油點(分泌腔)及棕色的類圓形環(形成層),木部約佔斷面的1/3,射線緊密,自中心向四周輻射。氣芳香,味辛微苦。
白芷有楞疙瘩丁,斷面色白有環紋,
皮色灰黃色香辛,解表止痛排膿淨。

白芷花分佈範圍

白芷、川白芷主產四川、河南、浙江、山西、河北。杭白芷產浙江、福建、台灣者。

白芷花主要價值

杭白芷 根呈類圓錐形
而具四稜,一般無側根,質堅而重,斷面灰棕色,環略呈菱形,木部約佔斷面1/2,餘與川白芷同。
以根粗,皮細、質堅硬、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
[炮製] 將原藥大小分檔,入清水中浸(夏秋1小時,春冬3小時),洗淨撈入竹籮中,上蓋濕蒲包,每天淋水1~2次,春冬悶曬1~2天,夏秋只須撈起後晾攤待軟,要防止發粘,潤軟切0.2~0.25cm中片,先晾後曬乾。
[成分] 含揮發油及多種呋喃香豆精;杭白芷含香檸檬內酯。
[性味、歸經] 辛温,入肺、胃經。
[功用] 祛風除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於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眉稜骨痛、鼻淵、齒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皮膚抓癢、癰疽瘡瘍等症。
[採收] 當年春播後到第二年春季(未抽芽前)採挖,除去殘莖、鬚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曬乾或炕幹。或以硫黃薰透後曬乾或炕幹。[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白芷,川白芷A.。或杭白芷的根。
白芷處方
[處方名] 白芷 香白芷 川白芷 杭白芷
[用法、用量] 煎服2—6克,研粉吞服1~1.5克。
[保貯] 乾燥充足放甏內或箱內,30℃以下存放,防黴、防蛀。
[注意] 夏秋季飲潤時要嚴防發粘變質;細小者易於發軟,粗大者較硬潤時須長久,故須大小分檔飲潤。
按:白芷、川白芷條長皮細、粗壯挺直,香氣馥郁,為道地正品。杭白芷藥力較川白芷遜,亦為通用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