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蹦子

鎖定
地蹦子,在漢陰,也有“二人轉”,俗稱地蹦子。它雖然流傳廣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但以漢陰尤其王家河較為著名與活躍。地蹦子多於春節和正月十五“玩燈”時演出,常與龍燈、獅子、彩蓮船等組成玩燈隊走村串鄉,向羣眾拜年問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親、蓋房、祝壽或給嬰兒做滿月時,也常請幾班地蹦子表演助興,以增添喜慶氣氛。地蹦子形式活潑,短小精悍,多由一醜一旦對歌對舞。演出不受場地條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鋪張草蓆即可演出。有時抬張方桌,藝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時就稱之為“小場子”。 [1] 
中文名
地蹦子
外文名
二人轉
又    稱
花鼓子
流傳於
安康、商洛一帶
分    類
傳統民間藝術
類    型
習俗

地蹦子背景介紹

地蹦子是歌、舞、戲的綜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調為主,也演唱民歌小調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戲。演唱內容除藝人觸景生情即興編創一些“四六句”式的賀詞、祝語或吉利話外,主要表演一些傳統摺子戲和小歌舞,如《吳三寶遊春》、《站花牆》、《十對花》、《雙探妹》、《打石榴》、《繡荷包》等。舞蹈表演多為舞段和組合形式,穿插於演唱的中間或上、下場中,基本動作有“黃龍纏腰”、“犀牛望月”、“三碰頭”等。旦角以“小顫步”突出其活潑、歡快的情緒;丑角要系白帶,手拿無頂鑲邊的草帽圈作為道具,瞬間能變幾十種“帽花”,並憨態可掬,雙腿能屈膝成“馬步半蹲”(俗稱“扎矮樁”),突出詼諧、風趣的喜劇風格。通過醜與旦之間的嬉戲玩耍,打俏挑逗,表現對愛情和幸福的執着追求和嚮往。
演出時多以鑼鼓開場。伴奏樂器除堂鼓、蘇鑼、蘇鈸外,有時還配以馬鑼、手鑼。節奏歡快活潑,音韻清脆和諧,形成一種輕鬆喜悦,流暢抒情的格調。然後由丑角領着旦角上場跑完圓場步至台中,兩人對舞一段組合後造型亮相(俗稱“圓台”),接唱花鼓調,並根據詞意即興表演。唱完一段又起鑼鼓,兩人又對舞跑轉。如此舞一段、唱一段,連續反覆直至結束。地蹦子又分“文跳”、“武跳”兩種。“文跳”動作幅度較小,輕鬆歡快,活潑瀟灑;“武跳”動作幅度大,跳躍性強,並吸收了“二起腳”、“十字腿”等動作,使舞蹈更為奔放。旦角在建國前多由男的扮演,動作皆模擬舊時婦女的忸怩神態;步子要小,邁步腳跟先着地,雙膝隨之上下閃動,大臂夾緊,小臂隨腰胯扭動自然擺動,力求動作幅度小,輕盈優美,以顯示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態。丑角雙腳屈膝扎“矮樁”,上身略前俯,屈肘、仰頭、聳肩、不時地擠眼。歪嘴做出各種逗人發笑的醜相,以表現詼諧樂觀、坦誠開朗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風貌。 [1] 

地蹦子發展歷史

原生態的地蹦子,已不適應發展變化了的新形勢。要讓地蹦子為國人接受、在全國叫響,務必進行系統化、全新化的改造。一是宜重新定性。原來,將地蹦子定性為“民間舞蹈”,但從演出效果和發展前途看,應定位於“曲藝”,在説、唱兩方面同力推進,尤其是演技中“魔術式的耍帽圈”等功夫、對白中音樂化的韻白兩項,可以凸顯曲藝成份。二是改變唱腔。地蹦子的諸多唱段,具備流行音樂特質,易於觀眾學唱、跟唱。如在韻律的把握上,更加接近、適應或使用普通話的唱腔表達,則易於更大範圍的傳唱、傳播,以跳出方言的約束,免除外地觀眾的接受障礙。三是改變對白。擴大對白比例,介入小品、相聲元素、加重逗樂成份。尤其是新編本戲、摺子戲或片段,用完整的演唱、對白來説説事、説理,甚至可以讓調侃式對白的比例大於演唱,以滿足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同時,漢陰方言屬西南語系,要設定一種適宜人羣更為寬泛的語音規範,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曲目中完全使用標準普通話。四是突出演技。高超的玩“帽花”及蹦、跺、顫、扭之類演技,是“二人轉”所不具備、不可比的,是地蹦子的長項和拿手絕活。因此,在這方面要留傳統、推陳出新,精心設計出與現代習慣要麼相背、要麼相同的不用道具、招式,以期達到出彩、出奇之效。五是增加互動。應視方桌為“主舞台”,而不是唯一舞台,讓演員在適當的內容表達過程中,走下桌子,與觀眾同挽帽花、共舞手帕,實現更加理想的互動效果。當然,互動方式很多,應設計一些規範方式,讓觀眾在期待中迎接參與,也應給演員一定的發揮空間,依據個人特長和現場需求而出其不意。目前,漢陰地蹦子還有個名藝人斷檔問題,應抓緊培養後起之秀、高水平的地蹦子表演人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