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花柴

鎖定
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 (Pall.) Less.)是菊科花花柴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多分枝;枝有疣枝突起;葉卵圓形、長卵圓形或長橢圓形,基部有圓形小耳,近肉質;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小花黃或紫紅色,雌花花冠絲狀,花柱分枝細長;瘦果圓柱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4] 
花花柴分佈於中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花花柴生於戈壁灘地、沙丘、草甸鹽鹼地和葦地水田邊,渠邊、路旁和農田亦常見。花花柴的繁殖方法為種子和根芽繁殖。 [5] 
花花柴屬於低等牧草,具有一定的飼用價值,因其適口性差,除駱駝四季採食外,羊、牛、驢早春擇食部分枝葉,蛋白質含量中等,能滿足家禽對礦物質的需求。花花柴有加速土壤脱鹽,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淋鹽效果,降低土壤返鹽率等改造鹽鹼地和利用鹹水資源,變害為利的作用。 [6] 
中文名
花花柴
拉丁學名
Karelinia caspia (Pall.) Less. [3] 
別    名
胖姑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花花柴屬
花花柴
命名者及年代
(Pall.) Less.,1834

花花柴形態特徵

花花柴
花花柴(11張)
菊科花花柴屬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有時達150釐米。莖粗壯,直立,多分枝,基部徑8-10毫米,圓柱形,中空,幼枝有溝或多角形,被密糙毛或柔毛,老枝除有疣狀突起外,幾無毛,節間長1-5釐米。葉卵圓形,長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6.5釐米,寬0.5-2.5釐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等寬或稍狹,有圓形或戟形的小耳,抱莖,全緣,有時具稀疏而不規則的短齒,質厚,幾肉質,兩面被短糙毛,後有時無毛;中脈和側脈纖細,在下面稍高起。 [7] 
頭狀花序長約13-15毫米,約3-7個生於枝端;花序梗長5-25毫米;苞葉漸小,卵圓形或披針形。總苞卵圓形或短圓柱形,長10-13毫米;總苞片約5層,外層卵圓形,頂端圓形,較內層短3-4倍,內層長披針形,頂端稍尖,厚紙質,外面被短氈狀毛,邊緣有較長的緣毛。小花黃色或紫紅色;雌花花冠絲狀,長7-9毫米;花柱分枝細長,頂端稍尖;兩性花花冠細管狀,長9-10毫米,上部約四分之一稍寬大,有卵形被短毛的裂片;花葯超出花冠;花柱分枝較短,頂端尖。冠毛白色,長7-9毫米;雌花冠毛有纖細的微糙毛;雄花冠毛頂端較粗厚,有細齒。瘦果長約1.5毫米,圓柱形,基部較狹窄,有4-5縱稜,無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1]  [4] 

花花柴產地生境

花花柴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西北部和北部、內蒙古西部;在蒙古、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歐洲東部、伊朗和土耳其等地都有廣泛的分佈。

花花柴生長環境

生於戈壁灘地、沙丘、草甸鹽鹼地和葦地水田旁,常大片羣生,極常見。 [1] 
花花柴 花花柴

花花柴生長習性

花花柴為喜温植物。在中國新疆4月25日至5月5日返青,5月10日至5月20日分枝,6月20日至7月9日現蕾,7月5日至8月3日開花,7月25日至8月15日結實,8月25日至9月20日種子成熟,9月5日至10月30日枯黃。花花柴再生力強,刈後萌發的植株和枝條比原來的多,草質鮮嫩,枯黃期可以推遲。 [2] 

花花柴繁殖方法

花花柴
花花柴(4張)
花花柴的繁殖方法為種子和根芽繁殖。 [5]  花花柴以種子繁殖為主,無性繁殖為輔。種子發芽率不太高(50-74%),但數量多,一株花花柴年產種子3000-5000粒,多者還可達萬粒以上。種子一端具多根較長的絨毛,可隨風飄移傳播,遇到適宜條件可發芽長成幼苗。種子發芽温度為10℃以上,適宜温度為15-25℃。要求有較好的表土濕度。所以,種子最適於在春天有積水的低地發芽生長。幼苗根系生長迅速,苗高5釐米,3-5片葉時,主根已長達20多釐米。花花柴還可無性繁殖。截取地下根莖扦插或用犁、耙切碎地下根莖,在良好的濕度下每段根莖都可長成新的植株。 [2] 

花花柴主要價值

經濟
花花柴產草量以花期最高,生長較好時畝產鮮草可達1532.2千克或乾草422.9千克,若能稍加人工管理,產量還能大幅度提高。花花柴營養期葉量可達58.5%,開花期降為50.4%。花花柴乾草率較低,營養期約5千克鮮草曬1千克乾草,開花期約3.5千克曬1千克。 [2]  花花柴屬於低等牧草,具有一定的飼用價值,因其適口性差,除駱駝四季採食外,羊、牛、驢早春擇食部分枝葉,蛋白質含量中等,能滿足家禽對礦物質的需求。 [6] 
營養
在荒漠野生飼草中,花花柴的主要營養成分含量是較高的。粗蛋白質含量:營養期11.87%,花蕾期8.48-9.7%,成熟期8.88%,此外,含有磷、鈣、鐵等多種礦質成分和17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穀氨酸和天門冬氨酸含量都較高。 [2] 
改良土壤
第一、能降低地下水位。經耗水量試驗,當地下水位為1-1.5米時,花花柴日平均耗水系數為4.17毫米(高於一般大田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約500立方米/畝。除去能利用的降水量70立方米/畝,尚需消耗地下水400餘立方米/畝,可降低地下水位1米左右。第二、能加速土壤脱鹽。在人工刈草的情況下,每年可從土壤帶走鹽分100-250千克/畝。花花柴根粗大,土壤經穿插後通透性得到改善,淋鹽效果提高。還能覆蓋地面,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從而降低土壤返鹽率。第三、能降低排水設施造價。花花柴能就地利用礦化地下水和灌區排出的鹹水,既充分利用了當地的鹹水資源,變害為利,又降低了排水定額和縮短排水的輸送距離,因而可使工程造價降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