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芭溝鎮

鎖定
芭溝鎮,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地處犍為縣西北20千米,東與馬廟鄉、石溪鎮接壤,西與沐川縣黃丹鎮相鄰,北與(原)泉水鎮連界,2017年,區域面積37.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538人。 [1]  截至2022年10月,芭溝鎮下轄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2] 
2017年,芭溝鎮企業個數共8個,企業從業人數6565人,其中工業企業5個,規模以上1個。 [1]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泉水鎮,將原泉水鎮和原馬廟鄉馬王廟街社區、白果村、集和村、頂塘村、蓮花村、十月村、小林村、治安村、藕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芭溝鎮管轄。 [3] 
中文名
芭溝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
地理位置
犍為縣縣城西北
面    積
37.13 km² [1] 
下轄地區
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芭溝鎮躍進段2號
電話區號
0833
人口數量
1.05 萬(2017年)
著名景點
嘉陽小火車芭溝古鎮 [1] 
車牌代碼
川L

芭溝鎮歷史沿革

芭溝鎮原名芭蕉溝,以前此處的巖壁前(在今工農村2組)聳立着一塊形似芭蕉的石樹,故名。後因取石,石樹被毀,今尚存有遺蹟。“中福公司”在此開辦嘉陽煤礦,芭蕉溝又曾叫“中福場”,以前為張溝鄉轄地。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併入馬廟鄉。
1951年6月,從馬廟鄉劃出建立民主鄉。
1952年11月,從民主鄉分置聯盟鄉。
1955年8月,沐川縣黃丹鄉太和村和中福場劃入聯盟鄉,更名工農村和新中街。
1956年1月,聯盟鄉併入民主鄉。
1956年10月,建立芭蕉溝鎮,管轄新中街和嘉陽煤礦礦區各居民小組。
1958年9月,芭蕉溝鎮併入民主鄉建立民主人民公社。
1959年7月,芭蕉溝鎮劃出建鎮,更名芭溝鎮。
1985年7月,民主鄉更名菜子壩鄉,以駐地菜子壩街故名。
1990年8月,芭溝鎮政府機關駐地從芭蕉溝遷至三井(躍進橋)。
1992年8月,菜子壩鄉撤銷併入芭溝鎮至今。

芭溝鎮行政區劃

2015年,芭溝鎮轄火光村、民主村、光輝村、鐵牛村、蕉壩村、新村、工農村、水星寨村8個村59個村民小組和芭溝社區、三井社區2個社區20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嘉陽煤礦三井社區(躍進橋)。 [4]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泉水鎮,將原泉水鎮和原馬廟鄉馬王廟街社區、白果村、集和村、頂塘村、蓮花村、十月村、小林村、治安村、藕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芭溝鎮管轄,芭溝鎮人民政府駐三井社區躍進段2號。 [3] 
截至2022年10月,芭溝鎮下轄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2]  [7] 
芭蕉溝社區
水星寨村
泉水村
十月村
三井社區
菜子壩村
陳家榜村
/
泉水社區
工農村
黃家山村
/
民主村
天生橋村
藕花村
/
光輝村
牛騎村
治安村
/
參考資料: [7] 

芭溝鎮地理環境

芭溝鎮位置境域

芭溝鎮,地處犍為縣西北20千米,東與馬廟鄉、石溪鎮接壤,西與沐川縣黃丹鎮相鄰,北與(原)泉水鎮連界,2017年,區域面積37.13平方千米。 [4] 

芭溝鎮地形地貌

芭溝鎮地處深丘山區,地勢起伏較大。較高的山有馬鞍山(海拔846米)、茨家山、鐵廠山等,水心寨孤峯兀立,地勢險要。 [4] 

芭溝鎮水文

芭溝鎮水系有岷江水系罈子溝、老林溝、蓮花溝、芭蕉溝等。

芭溝鎮自然資源

芭溝鎮主產水稻、玉米。森林資源豐富,有國家保護植物桫欏、楨楠、紅豆木。礦產有煤炭、石英砂。早在清末,鎮境內已開辦永豐、三和、恆豐、糠煤等幾十家煤礦。1939年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在芭蕉溝建立嘉陽煤礦。 [4] 

芭溝鎮人口

2015年,芭溝鎮全鎮總人口5049户1.2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641人。 [4] 
2017年,芭溝鎮常住人口10538人。 [1] 

芭溝鎮經濟

2015年,芭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1萬元。
2015年,芭溝鎮全鄉農作物播種面積1.3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22萬畝,總產量4170噸。成立芭溝鎮水果協會,成片種植“花紅李”200餘畝,帶動周邊農户80餘户,年收益60萬元。全年出欄生豬9600頭、小家禽1.2萬隻、牛450頭、羊1500只,禽蛋60噸。新發展LY、PIC優良母豬15頭。 [4] 
2017年,芭溝鎮企業個數共8個,企業從業人數6565人,其中工業企業5個,規模以上1個。 [1] 

芭溝鎮社會事業

芭溝鎮基礎設施

2015年,芭溝鎮硬化工農、鐵牛、蕉壩等村組道路4.8千米。硬化石菜路8.6千米。水星寨道路硬化、塘芭旅遊快速通道、石菜路拓寬工程順利啓動。水星寨村5、6組電網改造竣工。山坪塘、囤水田改造200餘畝。芭蕉溝污水處理站正式運行,三井大型污水處理設施開工建設,芭蕉溝旱廁全面改建,省級生態鄉鎮創建正式啓動。投資800餘萬元,整治車家沱、仙人腳2處水庫。 [4] 

芭溝鎮文體事業

2015年,芭溝鎮按省級綜合文化站標準,打造芭溝鎮綜合文化站。位於芭溝鎮三井社區礦山公園內,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基礎設施建房投資700多萬元,裝修120餘萬元。設施齊全,設備完善,公共電子閲覽室計算機16台,實現在線閲讀。圖書閲覽室共有圖書、報刊1萬冊,農村建設、生態發展等農家書屋用書1500冊。電影放映廳按照院線放映廳標準建成,電影放映設備2套,其中0.8K數字電影機設備1套,專門播放公益電影,每週專場播放2場以上,小2K設備經營性放影1套,與樂山太平洋院線簽訂協議,全國院線同步上映,成為全縣首個院線電影。
2015年,芭溝鎮投入160餘萬元,建成標準人造草皮微型足球場3700平方米,標準塑膠籃球場、門球場、地擲球場各2個,羽毛球場1個。 [4] 

芭溝鎮教育事業

2015年,芭溝鎮有初中1所,小學2所,幼兒園2所,共有教職工65人,在校生794人,其中初中150人、鎮小418人、村小58人、鎮幼兒園159人、村幼兒園9人。 [4] 

芭溝鎮醫療衞生

2015年,芭溝鎮鎮衞生院有醫護人員7人。村衞生站8個,醫護人員9人。 [4] 

芭溝鎮交通

芭溝鎮東側有成渝環線高速經過,交通便利。 [5] 

芭溝鎮歷史文化

嘉陽國家礦山公園
芭溝古鎮劇院 芭溝古鎮劇院
嘉陽國家礦山公園前身是中福煤礦和嘉陽煤礦。建礦歷史已有70餘年的嘉陽煤礦,積澱了豐厚的工業遺蹟和人文歷史。其中被譽為工業革命“活化石”的嘉陽小火車、國內唯一專門用於觀光體驗的真實礦井——黃村井以及具有中西合璧建築特點的原生態小鎮芭蕉溝等礦業遺蹟,被專家認為是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的“活體里程碑”和“實體博物館”,不僅是研究中國煤礦地質科學、煤礦工業技術的重要場地,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生動的實踐基地。 [4] 
英式建築羣
芭溝古鎮英式建築羣建於20世紀40年代,高低錯落,依山環建,仿英國村落式建築風格,英式小閣樓上下兩層,木板樓分隔,天窗有采光和透氣功能,適合人口較多的家庭居住。世界遺產保護組織的專家認為:“芭蕉溝最具有工業遺產價值的就是英式小閣樓民居羣落。” [4] 

芭溝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2019年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