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芬蘭王國

鎖定
芬蘭王國(芬蘭語:Suomen kuningaskunta,瑞典語:Konungariket Finland),是芬蘭從俄羅斯帝國獨立後試圖建立的王國,但最終沒有建立起來。如果當時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勝,則黑森家族的腓特烈·卡爾王子將成為芬蘭國王。
中文名
芬蘭王國
外文名
finland kingdom
簡    稱
芬蘭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赫爾辛基
主要城市
埃斯波坦佩雷羅凡涅米圖爾庫
官方語言
芬蘭語、瑞典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主要民族
芬蘭人瑞典人薩米人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

目錄

芬蘭王國獨立

國徽 國徽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芬蘭王國於1917年12月6日宣佈獨立。1918年1月28日,芬蘭社會民主黨革命執行委員會宣佈舉行武裝起義,芬蘭爆發內戰。應流亡外地的芬蘭參政院的請求,德國於4月3日至4月7日向芬蘭派出了干涉部隊。4月29日芬蘭內戰結束。芬蘭於同年12月宣佈獨立,В.И.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根據民族自決原則承認芬蘭為一個主權國家,芬蘭終於擺脱沙皇俄國長達108年的殖民統治。

芬蘭王國矛盾

由於芬蘭內戰的導火索是1917年11月社會民主黨組閣未成而退出議會,因此許多芬蘭人認為共和制是內戰的根源之一。他們認為芬蘭獨立後依然採取君主制才能足以保障芬蘭民族利益。1918年5月,芬蘭議會選舉第一任總統斯文胡伍德為最高攝政官。由於當時德國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影響非常強大,芬蘭參政院在6月初又向議會提出芬蘭應選舉一位德國親王為君主,建立斯堪的納維亞式的君主立憲民主政體。同一時期立陶宛曾也選舉德國符騰堡王國的烏拉赫公爵威廉·卡爾為國王明道加斯二世。
1918年8月,芬蘭議會投票選舉弗里德里希·卡爾親王為國王,王號為“瓦伊諾一世”(Väinö I)。10月9日,芬蘭議會向弗里德里希·卡爾發出了邀請函。但是11月11日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勢力在芬蘭的重要影響地位宣告結束。由於擔心協約國不同意由德國人擔任芬蘭的國王,弗里德里希·卡爾親王先是推遲了前往芬蘭即位的日期,後又於12月14日通知芬蘭人民,他決定不當上王位。即芬蘭的君主政體僅歷時兩個月便告結束。

芬蘭王國獨立後

芬蘭獨立後,國內階級矛盾日益突出,芬蘭工人階級在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下,於1918年1月武裝奪取政權,工人赤衞隊在原駐芬俄軍士兵的支持下,佔領了首都赫爾辛基和南部沿海地區,推翻了資產階級政府,建立革命政權人民委員會。政府部分成員逃到西北部的瓦沙,建立臨時首都,在瑞典資產階級和德國武裝干涉下,組織白衞軍向革命政權進行反撲。經過4個月戰爭。赤衞隊戰敗(見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同年6月,芬蘭頒佈共和憲法,成立芬蘭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