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芝加哥設計學院

鎖定
芝加哥設計學院(英語:IIT Institute of Design,Chicago,又名新包豪斯學院)前身為1937年由德國遷往美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 [1]  (德語:Staatliches Bauhaus),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莫霍利·納吉等包豪斯教授於1937年前往美國芝加哥,創立新包豪斯(英語:New Bauhaus),1939年更名為設計學院(Institute of Design,Chicago)1949年併入伊利諾伊理工大學(IIT)。1991年成為全美第一個能夠頒發設計學博士的研究所,同時也是對世界建築,設計與藝術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一所院校,20世紀的現代主義中心。
中文名
芝加哥設計學院
外文名
IIT Institute of Design
簡    稱
ID
創辦時間
1937年
辦學性質
私立研究院
主要獎項
世界25所最好的設計學院 [2] 
全美設計學科最佳學術聲譽排名第一
全面工業設計研究生排名第一
對全球建築與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所屬地區
美國
類    型
設計

芝加哥設計學院發展歷程

新包豪斯 - 芝加哥設計學院 新包豪斯 - 芝加哥設計學院
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創辦的德國包豪斯成為了20世紀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校。這所學校相繼落户於魏瑪、德紹和柏林,並延續至1933年,魏瑪共和國的末期。包豪斯以全新的視角審視設計與藝術的當代教育哲學並以此為基礎,啓發並催生了新的課程與學校設置。該演示將會追溯包豪斯教育原理在芝加哥的實踐與發展。
1937年,拉斯洛·莫霍利-納吉來到芝加哥 [3]  ,受藝術與工業協會之邀創建一所設計學院,他將這所學院命名為新包豪斯,之後更名為為芝加哥設計學院,成為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的一部分。莫霍利是一位包豪斯大師,1923年至1928年任教於魏瑪和德紹。他把許多傑出的歐洲與美國的藝術家、設計師與建築師帶到了芝加哥——這裏就像包豪斯一樣成為了藝術教師的聚集地。該演示將就莫霍利的課程設置以及師生們的重要作品案例做出闡釋。
1938年,密斯·凡·德·羅來到了芝加哥,受邀成為伊利諾斯理工學院建築系的負責人。他於1930-33年在德紹和柏林的包豪斯擔任校長,在這裏他的新的課程設置便是以此前的經歷作為基礎的。密斯為芝加哥帶來了6為包豪斯教授,他們於其在任的20年中任教於此。
芝加哥設計學院 芝加哥設計學院
在培養學生——始於工具的使用以及對於材料的本質的探索——的發展計劃、目標方面,莫霍利-納吉和密斯·凡·德·羅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將視覺效果、功能與結構試驗和社會意識、文化與技術議題相互聯繫。該演示將通過芝加哥的視覺藝術教學實踐為受眾還原一個歷史語境。而芝加哥在20世紀中期的北美是一個特殊的案例。 [4] 

芝加哥設計學院設計原則

芝加哥設計學院最初只是對包豪斯思想的植入,到後期受到美國實用主義理論的影響,開始強調適用於工業化的設計。這種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對當今建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3] 
芝加哥設計學院 芝加哥設計學院
學院開創了“以用户為中心” 的設計理論與實踐方法,強調以用户研究引導設計工作,成為了“用户體驗設計” 的理論基石。用户研究的教學由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實踐作業、文獻研讀四部分組成,因課程內容不同各有側重,其特點為理論實踐相結合,並強調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用户研究課程羣在設計學院的課程中起到理念指導、信息支持等關鍵作用,在用户研究課程中建立的“以用户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及進行設計調查研究的原理準則和流程方法在其它專業課程和工作坊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中均有應用。從設計創新程序模型看,用户研究課程羣覆蓋了調研、分析和綜合這3個階段的感知目的、獲知內容、獲知用户、建立洞見、探索概念5個步驟,佔據了創新程序的大部分內容。 [5] 

芝加哥設計學院課程設置

部分課程設置 [6] 
課程名稱
學分
課程名稱
學分
研究生設計入門2
3.0
B產品計劃運用
1.5
研究生平面設計入門2
4.0
B生產方法
1.5
研究生產品設計入門2
4.0
交互研究工作坊
2.0
研究生數碼媒體入門
4.0
策劃研究工作坊
2.0
A設計的哲學內涵
1.5
戰略設計工作坊
2.0
A設計政策
1.5
高階設計研究
2.0
用户觀察
2.0
策劃研究工作坊
2.0
A商業框架
1.5
傳達設計工作坊
2.0
A產品計劃
1.5
整合感知
2.0
B產品計劃
1.5
產品設計工作坊
2.0
B 戰略設計策劃
1.5
產品工作坊
2.0
A 設計分析
1.5
策劃工作坊
2.0
B設計綜合
1.5
碩士研究與操作
6.0
B概念發展
1.5
社會探究
1.5
A問題框架
1.5
原型交互
1.5
A服務設計
1.5
視覺傳達
3.0
A交互設計方法
1.5
社會可持續
1.5
A交互媒體
1.5
設計程序與知識
1.5
B圖形發展
1.5
理解語境
3.0
A原型方法
1.5
A在線研究平台
1.5
B設計中的隱喻與類比
1.5
A品牌服務
1.5
I生理人因學
1.5
B行為經濟學
1.5
I產品開發的研究方法
1.5
A符號學
1.5
B知識產權與產品開發
1.5
B設計方法碩士研討課
1.5
A案例開發
1.5
Agent Based Modeling
3.0
B產品形態
1.5
B跨文化研究
1.5


B環境尺度實驗室
1.5


B量化分析訓練
1.5


A設計的企業戰略
1.5


IThe Hero’s Journey
1.5


I 人種學訪談
1.5


A模型閲讀與體驗
1.5


研究與實驗
6.0


測試課
6.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