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芒穎鵝觀草

鎖定
芒穎鵝觀草(Elymus aristiglumis (Keng & S. L. Chen) S. L. Chen),稈單生或基部具少數鞘內分櫱而叢生,直立。葉鞘平滑無毛;葉片扁平,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邊緣疏生短纖毛。穗狀花序下垂,紫色;小穗排列較緊密,含2-3小花。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除基部外遍生小刺毛;內稃與外稃等長;花葯黑色。產新疆、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省區。生於山坡草地。 [1] 
中文名
芒穎鵝觀草
拉丁學名
Elymus aristiglumis (Keng & S. L. Chen) S. L. Chen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披鹼草屬 [3] 
芒穎鵝觀草
命名者及年代
Keng et S. L. Chen,1963

芒穎鵝觀草形態特徵

芒穎鵝觀草線稿圖 芒穎鵝觀草線稿圖
稈單生或基部具少數鞘內分櫱而叢生,直立,高(15)40-45釐米,具1-2節,節下稍被白粉。葉鞘平滑無毛;葉片扁平,長6-8釐米,寬4-5毫米,櫱生者長可達11釐米,寬約1.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邊緣疏生短纖毛。穗狀花序下垂,紫色,長6-8釐米(除芒外);小穗排列較緊密,稍偏於1側,長12-15毫米(除芒外),含2-3小花,基生者常退化而不育,具稍糙澀的柄,長0.5-1毫米,穎狹披針形,稍偏斜而使外稃基盤外露,先端具芒長3-7毫米,第一穎具1-2(3)脈,長3-4毫米,第二穎具3脈,長3-5毫米,脈上粗糙;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除基部外遍生小刺毛,上部具明顯的5脈,第一外稃長約10毫米,頂端芒糙澀反曲,長2-3釐米;內稃與外稃等長,先端漸窄,微下凹,遍生小糙毛,其毛在上部較密,向基部漸次小而稀,脊上具短硬纖毛,中部以下漸稀疏而細小;花葯黑色。 [2]  [5] 

芒穎鵝觀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草地。

芒穎鵝觀草分佈範圍

芒穎鵝觀草產新疆、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省區。模式標本採自新疆清河縣。 [2] 

芒穎鵝觀草變種

毛芒穎鵝觀草(變種)
Roegneria aristiglumis Keng var. hirsuta H. L. Yang,植物分類學報18(2): 253. 1980.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片密被硬剛毛,使植物體外觀呈灰色;葉寬不及2毫米,內卷。
產西藏。生於海拔4450米的山地。模式標本採自西藏改則縣。
59c.光花芒穎鵝觀草(變種)
Roegneria aristiglumis Keng var. leiantha H. L. Yang, 植物分類學18(2) : 253. 1980.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穎與外稃光滑無毛;外稃芒長可達40毫米。
產西藏。生於海拔4950-5200米的山坡草地、河灘礫石地及河階石礫地。模式標本採自西藏吉隆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