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般闍羅國

鎖定
般闍羅國(梵語:पञ्चाल,注音:Pañcāla,英文:Pancala),南亞次大陸列國時代十六大國之一。漢語音譯又作:般遮羅國、般闍荼國、般遮耶國、般遮國、磐遮羅國、槃遮耶國、旁遮羅國、半時羅國、半闍國、半左國、布羅國等。意譯為:五能、五不動、五都,或五等。關於此國國名之由來,《慧琳音義》卷十八釋雲(大正54·420b):“般遮羅(中略),梵雲般遮,唐雲五,數名也。羅名為執。此乃國名,王之美稱也。言彼國王性多慈愛,縱有犯死刑者,不忍殺之,但縛五體,送於壙野山林,時人嘉之,因為國號也。”
中文名
般闍羅國
外文名
Pancala
都    城
坎毗拉;阿希查特拉(北)。
在後期吠陀時代(約公元前900-前500年),般闍羅即在屬於上恆河平原一部分的羅希爾坎德(Rohilkhand)低地地區建立王國統治,與西面鄰國俱盧國關係密切,同為婆羅多族的兩支後嗣。在公元前六-前四世紀,它是列國時代的十六大國之一,東與憍薩羅國相接,南與跋蹉國、蘇羅娑國相連。公元前四世紀,歸入摩揭陀國難陀王朝的版圖。到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後,般闍羅又恢復獨立,有考古發現的硬幣為證,直到公元四世紀被笈多王朝吞併。
列國時代,般闍羅國以恆河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兩邊關係不睦,佛典記載,僑薩羅國波斯匿王曾請佛陀為兩邊調停。南般闍羅的都城是坎毗拉(Kampilla,又譯堪比利亞)城,今位於北方邦法魯卡巴德(Farrukhabad)縣卡姆皮爾(Kampil)鎮附近;北般闍羅的都城是阿希查特拉(Ahichatra,又作:Adhichhatra、Chhatravati等)城,今位於北方邦巴雷利(Bareilly)縣拉姆訥格爾(Ram Nagar)鎮附近。著名的曲女城即坐落在般闍羅國境內,不過這裏成為重要的城市是列國時代以後的事情。
北般闍羅國的國王參加了佛陀的葬禮,並在都城建有佛舍利塔,今已不存。
參考文獻:
[1]《長阿含經》(卷5):“鴦伽國、摩竭國、迦屍國、居薩羅國、拔祇國、末羅國、支提國、拔沙國、居樓國、般闍羅國、頗漯波國、阿般提國、婆蹉國、蘇羅婆國、乾陀羅國、劍洴沙國,彼十六大國有命終者,佛悉記之,摩竭國人皆是王種王所親任,有命終者,佛不記之。”
另外,有關此國名,除《長阿含經》(卷5)〈闍尼沙經〉、〈人仙經〉外,還可參見:《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優陀夷墮舍迦經〉;《雜阿含經》卷二;《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等佛教典籍。
[2] 《摩訶婆羅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7-5004-5246-2)是一部主要描寫婆羅多族兩支後嗣——般度族和俱盧族為爭奪王位所發動戰爭的史詩,該書記述,此國位於喜馬拉雅山和瞻巴(Chambar)河之間。般遮羅國王是黑公主(Krsnā Draupadī)的父親木柱王(Drupada),俱盧之戰中木柱王是般度族的盟友,後在戰鬥中被德羅納殺死。大約在西元前1430年之前,受都巴達(Drupada)王統治,後為多羅那(Dronâ)所征服。
[3] 據《撰集百緣經》卷一〈佛説法度二王出家緣〉所載,佛在世時,槃遮耶國有二王。梵本《Avadâna-s/ataka》記北槃遮耶王及南槃遮耶王,常忿諍不已。波斯匿王意欲拔濟此二王,遂請佛陀教化二王。
[4] 據英國學者戴維斯(Rhys Davids)所述,佛世時,南般闍羅之首府為坎毗拉(Kampilla,),北般闍羅之首府為曲女城(Kanyakubja)。
[5] 韓廷傑著《印度佛教簡史》,台灣文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