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母艦隊

鎖定
航母艦隊,是一支以航空母艦為首的作戰編隊。這種編隊主要為海軍所有,是軍事投射能力的重要組成部份。
中文名
航母艦隊
別    名
海上霸主
典型代表
中國航母艦隊、美國航母艦隊
核    心
航空母艦
地    位
綜合國力的象徵
發明國
英國
出現時間
1917年

航母艦隊簡介

中國遼寧號 中國遼寧號
航空母艦從來不單獨行動,它總是由他船隻陪同下行動,合稱為艦隊,又稱為航空母艦戰鬥羣。這些陪同船隻包括 巡洋艦 驅逐艦護衞艦等等,它們為航空母艦提供對空、對艦和對潛艇的保護。此外艦隊中還有潛艇做偵察和反潛任務。供給艦隻和油輪擴大整個艦隊的活動範圍。此外這些艦艇本身也堯以攜帶進攻武器,比如巡航導彈

航母艦隊編隊組成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羣有3種典型的編成

航母艦隊低威脅區

在低威脅區巡邏或顯示武力時,一般使用以1艘航母為核心組成的戰鬥羣(稱為單航母戰鬥羣),通常配有4艘防空型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4艘反潛型導彈驅護艦和1~2艘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里根號 美國里根號

航母艦隊中威脅區

在中等威脅區實施威懾時、制止危機和參與低強度戰爭時,通常使用以2艘航母為核心組成的戰鬥羣(雙航母戰鬥羣),配以8艘防空型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4艘反潛型驅護艦和2~4艘攻擊型核潛艇

航母艦隊高威脅區

在高威脅區參與局部戰爭或大規模常規時使用以3艘航母為核心組成的戰鬥羣,配以9艘防空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14艘反潛型驅護艦和5~6艘攻擊型核潛艇。根據使命任務,航母戰鬥羣還可和水面艦艇戰鬥羣混合編成。

航母艦隊作戰能力

航母艦隊雖然具有水面、對潛、對空和電子等綜合性作戰能力,但並非無懈可擊。首先,航母戰鬥羣陣容龐大,電磁、紅外、聲場、熱場等諸項物理特徵明顯,容易遭受攻擊,其次,航母戰鬥羣作戰能力會隨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如航母戰鬥羣在地形複雜、島礁眾多的近岸海域活動時,機動能力下降,不利於反潛作戰再者,航母戰鬥羣燃油、彈藥和彈射器等物資消耗量大,在進行海上補給時防禦能力明顯降低,這就為對方對其實施打擊創造了條件。另外衞星定位、水雷封鎖、遠程突襲和電子對抗等,也都是對付航母戰鬥羣的有效方法。

航母艦隊戰鬥應用

航母艦隊最初出現於二戰期間,在二戰期間多次戰鬥中得到應用。主要應用於美國與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中。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是中途島海戰,這是美、日海軍的航母戰鬥羣在海上進行決戰。這也是一次航母戰鬥羣對航母戰鬥羣的戰爭。
英國在二戰期間,出動一些規模較小的航母戰鬥羣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作戰。
二戰後,美國航母艦隊的兩大任務是在美國與蘇聯衝突中保護大西洋航線的安全使用,以及由海上威脅蘇聯在北大西洋的艦隊以及重要陸上目標。當時蘇聯對應的戰術是以飛機、水面艦艇以及潛艇發射大量反艦導彈攻擊航母艦隊。

航母艦隊未來用處

航母艦隊在21世紀海戰中的用處正處於辯論中。航母艦隊的支持者認為航母戰鬥羣仍然提供無與倫比的火力與軍事投射能力。反對者則認為航母艦隊在不斷進步中的火力艦與巡航導彈面前越來越顯脆弱(特別是有能力進行超音速飛行以及極度曲折飛行,足以躲過反導系統的導彈)。同時要注意,航母艦隊是為冷戰設想設計的,在建立海岸控制之上較為無用。所以艦隊的未來用處需要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