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舞妓

(日本傳統職業)

鎖定
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的名稱,和藝妓一樣屬於表演藝術的女性表演者,工作內容是表演舞蹈、樂曲、樂器等技藝,也為客人服侍餐飲。 [3] 
京都、大阪關西地區也稱舞妓為“舞子”,皆讀為“まいこ,Maiko”,漢譯另有舞伎這一寫法。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用法,既可代指女性表演者,亦可代指女性性工作者。舞妓的“妓”字是指女性表演者,並非指性工作者。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現代也用“舞伎”寫法以作避諱。日語中的“伎”字指男性表演者,如日本的歌舞伎,舞妓則是指女性表演者,以示區分。 [3] 
中文名
舞妓
外文名
maiko
まいこ
別    名
舞伎
見習藝妓
別    名
半玉
舞子
所屬國家
日本
所屬民族
大和
釋    義
藝術表演者 [3] 

舞妓稱呼

藝妓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在京都、大阪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做“芸子”,皆讀做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做“舞子”,皆讀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時期以後,“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越來越普遍,成為現代標準日語讀法。
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藝妓、舞妓的“妓”字是指女性藝術表演者,不是指女性性工作者。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現代也用“藝伎”“舞伎”這種寫法來避諱。日語中的“伎”字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而藝妓、舞妓則是指女性表演者,以示區分。 [3] 

舞妓培養

日本舞妓 日本舞妓
在日本當舞妓的條件非常苛刻,學藝費用高昂。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不是所有舞妓都能堅持的。
古時舞妓一般從10歲之前就開始學藝,一直訓練到逐漸升為藝妓。現代《兒童福祉法》和《勞動基準法》的要求,必須初中畢業,即14、15歲左右,才可以開始學藝。舞妓學習的內容繁多,過程十分艱苦。其中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等,另外鞠躬、斟酒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處處體現高貴和穩重。比如訓練中有一項的內容是吃熱豆腐不能發出聲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見要求之嚴格。初為藝妓者稱為舞妓,而後才可以正式轉為藝妓,舞妓到16歲左右便可以正式擔任藝妓。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名藝妓之陪襯。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為“姐姐(お姉さん)”。 [1] 

舞妓生活

舞妓一般過着深居簡出的生活,通常人們在公開場所只能見到行色匆匆的從住地趕往茶社,或從茶社趕回住地的舞妓。她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從而造成了人們對她們生活的好奇和興趣。
舞妓出勤赴宴時,會有提着三味線琴箱的男眾隨侍在側,除了為因盛裝而行動不便的舞妓打點瑣事之外,也負責保護舞妓,避免受到喝醉的酒客、登徒子的騷擾。出色的藝妓常常會成為達官貴人所追逐的對象,其中不乏兩情相悦者。古代的日本,結婚後的女性必須放棄藝妓的工作,直到現代這個行規才被逐漸取消,讓舞妓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過去大部分的女性仍然依照傳統,在婚後離開藝妓的行列,而離婚後重返藝妓行業的人卻不在少數。

舞妓表演

舞妓
舞妓(29張)
舞妓表演時所使用的道具從狹義上專指手持的表演用具,包括各類樂器、飾物;廣義上應當包括藝館、歌舞伴奏者,甚至舞妓所學習的所有知識。因為舞妓接待客人並不限於歌舞表演,她們提供的是能為客人宴席助興的活動。舞妓表演的場所最初只限於藝館之中,後來由於要出席達官貴人的筵席,舞妓便開始在茶館酒樓及料亭出沒。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現代西方文化的衝擊,舞妓衰落壓力增加,使藝妓藝術不得不一改傳統,舞妓也被允許到茶館中特設的酒吧間裏待客演出。
舞妓把舞曲看作謀生的飯碗,常聚在一起切磋學習。跟從前曾風靡一時的女歌舞伎(遊女)不同,舞妓也會為達官顯貴的夫人們表演舞蹈。她們在席間主要是唱小曲、跳舞以及陪酒助興,後來也幫忙上湯傳菜。如果有人要在餐館裏宴請來自天南地北的武士或是招待長輩,準會叫五六個舞妓前來助興 [5] 
藝妓的表演大致可分為“立方”和“地方”兩種。“立方”是指舞蹈為主的表演者,“地方”是指演唱“長唄”、“清元”等歌曲、演奏太鼓三味線等的表演者。因為“地方”類的表演難度較高,需要長時間訓練後才能勝任,因此多由資深的藝妓擔任。而“立方”表演較為容易,所以一般由資淺的藝妓及舞妓擔任。藝妓除了上述兩大項表演外,也有茶道香道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另外,藝妓都有受過説話訓練,因此健談者不少,表演之餘亦會陪客人談天説地,增加氣氛。顧客給予藝妓的演出費用稱為“線香代”或“玉代”,京都一地特稱“花代”。

舞妓着裝

舞妓髮型

舞妓的髮型為“割(わ)れしのぶ”及“おふく”;藝妓的髮型為稱為“島田髷”的髮型。“島田髷”的起源有3説:
江户時代東海道島田宿(“宿”指宿場)的遊女之間開始流行。
寬永年間,歌舞伎演員島田萬吉開始梳結。
舞妓髮型
舞妓髮型(7張)
日語“締めた”的發音所轉變而來。

舞妓髮飾

舞妓髮飾
舞妓髮飾(6張)
舞妓的髮簪有許多種類,一般髮簪下垂掛着細小的絹花。根據時令季節,舞妓會選擇不同的髮簪花飾。髮髻中間分開處則稍稍露出裏面的綢巾,綢巾的顏色則表示藝妓的等級,年輕的舞妓用紅色綢巾,而正式的藝妓則用花紋綢巾 [7] 

舞妓妝容

舞妓化妝也十分講究,化妝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
舞妓妝容 舞妓妝容
最醒目的是,舞妓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頸項,舞妓臉部之所以塗得非常白,是因為過去沒有電燈,都是蠟燭,只有塗成這樣才能使人看上去更漂亮。雖然舞妓的臉部都是白的,眼角卻被點上紅色,那點紅色沒有特別意義,只是讓女性更加嫵媚。至於舞妓的手沒有塗白,則是為了顯示舞妓的清潔,好在提供餐飲服務時讓客人放心。 [3-4] 

舞妓一級生的打扮

割 れしのぶ(中間的鐵片僅在出道時用) 割 れしのぶ(中間的鐵片僅在出道時用) [1]
從業未滿一年的舞妓,擦口紅的時候,是指被准許塗下唇的,代表她還年輕。從業未滿半年的舞妓,頭上的髮飾通常都有裝飾剝殼米粒如瀑布般垂掉下來。
舞妓頭花 舞妓頭花
舞妓的髮型又分為桃割(割れしのぶ)和おふく,較年輕的舞妓通常都會梳桃割(割れしのぶ)。

舞妓資深舞妓的打扮

おふく おふく [1]
較年長的舞妓通常會梳おふく髮型,年輕舞妓的衣襟通常都是紅底和花的,較年長的舞妓通常都是白底和花,再到了20歲左右時,舞妓通常會進行襟替,然後晉升為一名正式的藝妓,而本來有花的衣襟,則會變成全白。 [1] 

舞妓帶結

だらりの 帯 だらりの 帯 [1]
京都舞妓的服裝更是著名,懸落飄逸,稱為“だらりの帶”的華麗腰帶也為其特色。這種腰帶長六七米,且重量相當沉重,扎束之間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所以常常由稱為“男眾”的男性僕役來幫忙。

舞妓和服

舞妓脖子上的襟足(圖中畫了三條“襟足”) 舞妓脖子上的襟足(圖中畫了三條“襟足”)
舞妓的服裝是十分華麗的和服,做工、質地和裝飾都十分上乘。因此服裝也異常昂貴,有的在50萬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達100萬日元。舞妓及年輕的藝妓所穿的和服稱為“裾引き”,從腰帶到裙襬間的一段稱為“褄”。在外行走時,舞妓及年輕的藝妓一定會將左手壓在這一段上面,有“賣藝不賣身”的含意。儘管藝妓的服裝被歸類為和服,但事實上卻與傳統的和服有一定的區別。傳統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舞妓所穿着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且脖子處會畫上襟足,平日畫兩條,重大節日等多畫三條襟足。 [1] 
舞妓脖子上的襟足(圖中畫了兩條“襟足”) 舞妓脖子上的襟足(圖中畫了兩條“襟足”)

舞妓意義

左邊是舞妓、右邊是藝妓 左邊是舞妓、右邊是藝妓
“妓”字在日語中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日本傳統的表演歌舞、樂曲的行業的女性表演者,另一種是以從事性行為而達目的的行業,即妓女。而舞妓的“妓”字是指藝術表演者,舞妓並非妓女。藝妓是一種在日本從事表演藝術的女性,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的名稱,和藝妓一樣屬於表演藝術的女性表演者,工作內容是表演舞蹈、樂曲、樂器等技藝,也為客人服侍餐飲。舞妓很多時候也在宴席上以舞蹈、歌曲等表演助興。在這個行業從藝的女性大多美豔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作藝待客。藝妓雅而不俗之處,不僅在於與妓女有別,而且在於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舞妓大多在藝館表演,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作藝待客。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行業規定,舞妓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舞妓“純潔”的形象。但在過去,藝妓一般是一個終身職業,可能女承母業。二戰以前,絕大部分藝妓是為了生計,被迫從事這一職業的。在現代仍有少數女性因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妓行業。

舞妓行業

藝妓最初被人們稱做“女舞伎”。史料記載,“元文時期,江户中有稱作舞伎的女子,以橘町、浪花町、村松町為首,各處皆有。使良家女孩習三味線、唱淨琉璃,以慰安為名,由稱做媽媽的人陪同,往武士家或茶屋,表演歌唱。其中元文初年三五七組的衞門、前藏組的晴子、大助組的阿園尤為著名,為上等藝伎,氣度品位不凡。她們以髮型為第一,插上昂貴的梳子,大多用銀子做發管。因斗笠會損壞髮型,暑天用青紙傘遮陽。傘的塗黑漆,飾以美麗花紋”。“元文”乃是日本江户時代一個年號,約公元1736年至1741年之間。在“元文”時代,舞伎、藝妓二詞並用,她們主要在武士家中和茶屋表演。舞伎們梳着漂亮整潔的髮髻,且高舉着遮陽傘避日。那時節只有公卿貴胄才能使用遮陽傘,舞伎的身份歸為賤類,陽傘無疑是超越身份等級的驚天之舉,因此令時人驚歎不已。元文時期,用三味線伴奏唱淨琉璃的表演形式已然出現 [6]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舞妓的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了,只是在經濟恢復後一段時間內,隨着公司公關的升温,旅遊業的興旺,舞妓又興盛了一時。據估計,京都的舞妓只不過200人左右,一些藝館轉作他用,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展示茶道的舞妓
展示茶道的舞妓(3張)
以“侍酒筵業歌舞”為職業的藝妓,隨時代的發展,只有日本的藝妓一直延續到現代。而且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之一。藝妓雖衰猶存,雖也努力進行改革,但風光不再,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在現代青年男女看來,藝妓已過時了。值得注意的是,尚在藝妓業的舞妓卻不失信心。也有人更明確地説,藝妓是京都的象徵。對於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鋒相對的鬥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