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明鄉

(地理區域)

鎖定
興明鄉古稱興隆鎮,位於山東省蘭陵縣城西13公里處,東依蘭陵縣城,北和賈莊、向城接壤,西與新興比鄰,南和蘭陵相望;
境內總面積48.6平方公里,4.6萬畝耕地,屬純平原農業鄉。轄43個行政村,共4.2萬人。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春秋末期著名史學家左丘明和當代書法大家郭仲選先生的故鄉,境內詩書飄香,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2011年8月13日,將原興明鄉併入向城鎮 [1] 
中文名
興明鄉
所屬地區
山東省蘭陵縣
面    積
48.6 km²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編碼
277737
耕地面積
4.6萬畝

興明鄉簡介

興明是蒼山瓜菜主產區,素有“南菜園”的“園中園”之稱,“一馬”牌冬瓜和“雙龍灣”牌西紅柿是臨沂市“十大瓜菜名品”。近年來,黨委政府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堅持把瓜菜作為支柱產業,全力打造瓜菜強鄉和特色鄉鎮,促進了蔬菜產業升級。
致力於農業標準化生產,我們精心建設了龍灣千畝高效、示範、生態、觀光、示範園區,引進種植荷蘭西班牙等國外6個系列14個西紅柿、黃瓜新優品種,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推行了秸稈反應堆、微滴灌和生物疫苗等高新科技,提升了生產檔次,園區列入上海市政府菜籃子工程江橋蔬菜批發市場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瓜菜產品直接銷往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的各大超市。目前,瓜菜複種面積達到6萬畝,其中冬瓜5000畝,西紅柿4000畝,年產量可突破4億公斤。隨着“東冬西西”工程的不斷推進,興明已經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冬瓜、西紅柿之鄉。
特色鮮明的瓜菜產業,讓興明走出家門與市場對接,與世界對接,瓜菜銷售網點遍佈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遠銷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並在上海蘇州等城市發展20多個“興明蔬菜一條街”,
形成了“千車跑市場,萬人下江南”的流通新格局,打開了農民增收的“南大門”。依靠瓜菜生產,興明人民增加了收入,改變了生活,小康社會的進程不斷加快,以龍灣為代表的小康村建設蓬蓬勃勃。
目前,該村已有80户羣眾住上了小康樓,20處新居正要破土動工,投資60萬元的全縣第一個村級公園已向村民開放。
為讓興明奔向發展的快車道,該鄉規劃了東起興明街西至興隆橋,全長3960米的商貿大道,招商引資大搞城鎮開發,全力實現城鄉統籌發展。3960米的商貿大道先後引資1000萬元,沿線建上宅下店商業樓96幢,新增工商業户68家。沿商貿大道前行,新樓成排,綠樹成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興明鄉所轄村莊

大官莊 小官莊 李皇路 楊皇路 王皇路 徐皇路 南新村
趙皇路 田村村 鄧橋村 馬官莊 李官莊 竹園村 劉官莊
胡官莊 金樓村 彭官村 尹村村 王官莊 前街村 后街村
師莊村 王宅子 宋村村 莊屯村 張屯村 於村村 坊前村
後蘭莊 前蘭莊 郭東村 高村 林村 郭西村 毛莊村
曹灣村 張村 孫於溝 常於溝 卜家樓 高屯 郎莊 北新村

興明鄉社會事業

日臻完善該鄉交通便利,206國道橫貫東西,徐維公路縱貫南北,與境內安興公路北連西接,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目前,全鄉村村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訊、通有線電視,有30個村達到村莊建設明星村標準。特別是去年來,按新型小城鎮建設標準,鄉駐地規劃了商業一條街、廣場文化娛樂中心、生活小區、工業園區和集貿小區,用引進外資、搞聯合開發的形式,
分期分批地實施了東至興明街西至興隆橋的3960米的商貿大道沿路開發,重點抓了鄉駐地沿街綜合開發和配套建設。目前鄉駐地一、二期工程已經竣工,建成萬上宅下店”式商業樓96幢,沿街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興明鄉信息通信

快捷方便。現已發展有線電視網絡15個,光纜通訊,移動電信傳輸機站全面開通,目前,全鄉電話交換機達6092門,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電話裝機總量達到3600部。
可同時辦理電話、電報、特快專遞、圖文傳真、因特網業務;社會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現有衞生保健中心1處,金融營業網點3家,初級中學1處,小學30處,發展經濟的區位和保障體系優勢明顯。

興明鄉特色產業

“捏泥人”,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雕塑藝術。小郭泥塑藝術起源於興明鄉小郭村,故被稱之為“小郭泥塑”,源於清朝咸豐年間,已有300餘年歷史。小郭泥塑以誇張而又情真、簡潔而又不粗俗的獨特風格遠近聞名,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民間工藝品展覽。在2003年福州“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命名暨經驗交流大會”上,興明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泥塑)之鄉。
小郭泥塑以泥土為原料,手工捏製成形。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模具印坯,手工彩繪,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題材非常廣泛。有戲曲、神話故事等,如“楊家將”“孫悟空與豬八戒”“白蛇傳”“牛郎織女”“梁祝”“七品芝麻官”“三國演義”“財神”“觀音菩薩”“羅漢”“壽星”等;
有仕女、福娃,如髻娃娃、抱雞娃娃、抱魚娃娃、響娃娃(帶哨音的)等;有動物,如老虎、對獅、猴子、雞、狗、牛、馬、羊、青蛙等;還有人和動物,如騎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這些題材造型概括誇張,生動傳神,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不論是泥人還是飛禽走獸的泥玩具,背後或底部大都裝有蘆哨,輕輕一吹,就會發出“唔唔”的音響,深受兒童喜愛。
近年來,伴隨旅遊業的開發,小郭泥人逐漸展現了它更巨大的藝術魅力,吸引了更多遊人前來觀賞、製作。遊客一方面可以購回,或饋贈親朋,或留作紀念;另一方面,亦可在老藝人的指導下,親手捏製泥塑作品,表達自己內心的追求與渴望,留下最為心旌漣漪的瞬間。

興明鄉農業生產

特色鮮明興明境內陽明河、西加河縱橫南北,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擁有萬畝優質西紅柿、萬畝優質瓜類生產基地,是蒼山瓜菜主產區。為把瓜菜生產真正成為支柱產業,我們在種植結構調整上大作文章,實施了“東冬西西”工程,在鄉境東部種植冬瓜8000畝,重點發展大棚越冬冬瓜,廣東吊式冬瓜等名優冬瓜;
在鄉境西部發展西紅柿4000畝,引進了荷蘭西班牙等國外6個系列10個新優品種。天馬基地被中國消費者協會認證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首批、目前臨沂市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認證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天馬基地的冬瓜、萵苣和曹灣基地的西紅柿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分別註冊了“一馬”和“雙龍灣”牌無公害綠色商標;“一馬”牌冬瓜、萵苣和“雙龍灣”牌西紅柿被評為“臨沂市十大瓜菜名牌產品”,
興明也被臨沂市確立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鄉鎮,瓜菜產業的特色更特,優勢更優,形成了29個瓜菜專業村,複種面積達到.6萬畝,年產各類瓜菜4億公斤,逐步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冬瓜之鄉”和“西紅柿之鄉”;商貿流通蓬勃發展該鄉確立了“大開放,大發展”的經濟工作思路,招商引資,廣納人才,放手發展個體民營經濟,全力搞活商貿流通,在領導、政策和服務上大作文章,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培植了經濟增長點,先後引資發展了蔬菜保鮮、冬瓜加工、羽絨服裝、皮毛市場等民營項目,鄉內現有生資、加工、飲食服務、小商品批發等個體工商户300餘家。
現有天馬瓜菜開發公司、龍灣蔬菜產銷服務公司2家龍頭企業,集瓜菜生產、貯藏、加工和運銷於一體,形成了5000餘人的瓜菜運銷隊伍,在大中城市擁有120個銷售網點,聯繫全國各地固定客户180餘家,產品暢銷大江南北29個省、市、自治區及俄羅斯等國家,保持了強勁的市場優勢。以瓜菜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為渠道,吸引了眾多客商來鄉投資。

興明鄉歷史文化

淵源流長興明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泥塑之鄉”,鄉屬郭東村羣眾傳統手工捏製的“小郭泥人”已有300餘年歷史,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民間工藝展覽,始終以誇張而見真實,俗中而見淡雅,生動傳神,頗具匠心的特色聞名內外,異彩份呈。境內除有青草堰等文物遺址外,鄉屬金樓村是春秋末期著名學者左丘明出生地,左公晚年歸鄉後在此著書立説,流傳《左傳》、《國語》芳香後世;亦是當代著名書法大家郭仲選先生的故鄉,境內歷史文化氛圍異常濃郁。
參考資料